2008年10月23日,某危险品运输有限公司对其所有的赣F02211号、赣F1281挂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投保了道路危险货物承运人责任保险。保险合同规定保险期为12个月,货物责任保险累计责任限额为250000元,第三者人身伤亡与财产损失中每人人身伤亡责任限额为120000元,累计赔偿限额为250000元,每次事故赔偿限额为10000元(除污费用)。此外,保险合同第十三条规定,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使用的运输车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输和装卸保险合同中载明的危险货物期间,因火灾、爆炸、运输车辆发生碰撞、倾覆、碰撞、挤压导致包装破裂和容器损坏等意外事故造成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第三者可在意外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向被保险人提出索赔,被保险人应承担经济赔偿责任,保险人负责赔偿。
2008年11月19日,该公司运输车辆载浓硫酸自上虞开往临海,在途经104线1650KM+300M处,由于罐体阀门掉落,导致罐体内浓硫酸泄漏,造成公路、农田、农作物及行道树等严重损坏的交通事故。
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于次日向事故发生地保险公司报案。交警部门在2008年12月20日对该起交通事故作出责任认定,认定事故车辆在运输途中,罐体阀门掉落导致罐内浓硫酸泄漏造成公路损坏的交通事故,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应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被保险人认为该起事故属于保险事故,要求保险公司承担理赔责任。然而,保险公司认为事故发生是由于驾驶员未关紧罐体阀门而导致的,不符合保险合同对保险责任的约定,拒绝予以理赔。
关于事故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
根据保险合同约定,事故并不是爆炸或运输车辆发生倾覆、碰撞、挤压导致包装破裂和容器损坏的原因而发生的,因此不属于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范围。保险公司依约不应承担理赔责任。
虽然该事故不明显属于保险合同约定的三种事故情形之一,但也不能排除事故属于保险合同条款第十三条中约定的碰撞、挤压导致包装破裂或容器损坏的情形。因此,应认定该事故为一起意外事故,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保险公司应予理赔。
笔者支持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该事故是因为被保险车辆在运输途中罐体阀门掉落导致的。对于罐体阀门掉落的原因,交警部门和财保公司均未给出明确的解释。没有证据能确定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也不能排除事故不属于保险条款关于意外事故三种情形的可能性。因此,应将该事故认定为一起意外事故。
根据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对于保险合同条款有争议的情况,应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在该事故中,没有证据证明被保险人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事故,因此不能排除事故属于保险合同约定的碰撞、挤压导致包装破裂或容器损坏的情形。根据法律规定,应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认定该事故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保险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这样的处理方式有利于保护被保险人的权益,也符合法律精神。
自杀及自杀条款的概念、性质与意义。自杀条款是保险合同中对于保险人在一定期限内故意自杀导致的死亡不负给付保险金义务的约定,作为寿险合同的免除责任条款。根据保险法规定,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应退还已支付的保险费。保险业将自杀列为除外责任,是因为
史某将其重型自卸货车投保给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慈溪市营销服务部后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事故中,史某雇佣的驾驶员负次要责任,导致第三者尹辉阳死亡。保险公司依据保险合同只愿意赔偿部分损失,引发赔偿纠纷。史某因此需支付第三者损失及诉讼费,遂向法院起诉保险公司
交通事故伤者拖延住院的维权方法,包括拒绝支付医疗费用和保留垫付费用的票据等策略。同时介绍了直接走保险程序的流程,包括报案、查勘定损等环节,并详细说明了保险公司的定损流程,包括现场查勘定损、远程定损、驻点评估机构的定损等处理方式,如与保险公司有争议可通
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于次日向事故发生地保险公司报了案。嗣后,经相关部门对硫酸泄漏造成公路路面等损失进行鉴定并经交警主持调解,被保险人某危险品运输公司认为该起事故的发生属于双方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要求财保公司承担理赔责任,财保公司的事故发生是由于驾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