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是关于公司出资规定的源头,公司法第二百条“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这一规定将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出资是放在一起规定的,似乎后果都是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但仔细想想,本条将未交付出资和未按期交付出资与虚假出资并列,因此未交付出资和未按期交付出资不是虚假出资,而罚款规定的是按虚假出资的金额进行处罚,那么未出资和未按期交付出资就不应是罚款5%-15%,
即本条只有责令改正才能适用未按期出资,罚款不是同时并处于未交付出资和未按期交付出资。对于公司法的规定,《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70条作了完全相同的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5%以上15%以下的罚款。”对于虚假出资的认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004年的《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第19条作出了规定“股东或者发起人以非货币出资,未按照本规定第九条的规定办理转移过户手续,或者转移过户的出资未达到公司章程规定的注册资本数额的,属于虚假出资行为。
”该规定虽现已被废止,但对虚假出资的认定因无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予以明确,本规定可作参考(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关于股东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规定,也可对理解虚假出资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其主要是从民事责任方面对出资瑕疵的规定,因此未将虚假出资与未按期出资、未出资进行区别,但笔者认为可以用排除法,排除未出资和未按期出资的,其他情形的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就是虚假出资,由此得到的虚假出资的理解与工商总局的上述规定基本一致)。
国家工商总局2005年《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第23条规定,“公司的股东或者发起人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依照《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七十条予以处罚。公司的股东或者发起人拒不改正的,公司登记机关责令公司限期办理注册资本、出资期限变更登记,逾期不办理的,按照《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七十三条处罚。公司成立两年后,其中,投资公司成立五年后,公司股东或者发起人仍未交付或者未足额交付出资,且公司未办理变更登记的,按照《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六十八条处罚。”
由本条规定可以看出:对于未按公司章程规定出资的,先是由工商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如责令仍未改正的,再责令限期办理注册资本、出资期限变更登记,还不办理的,按照登记条例第73条处罚(第七十三条“公司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办理有关变更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限期登记;逾期不登记的,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其中,变更经营范围涉及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而未取得批准,擅自从事相关经营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公司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办理有关备案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限期办理;逾期未办理的,处以3万元以下的罚款。”),而对于投资公司在法定的5年出资期限后仍未出资的,才按登记条例第68条处罚(第六十八条“虚报注册资本,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5%以上15%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也就是公司在法定的而不是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期限未出资的,虽然处罚的金额也是5%-15%,但注意,此时的责任不是虚假出资的责任,而是虚报注册资本的责任,由此也可以看出未按期出资不属于虚假出资,因此,不能按照虚假出资进行处罚。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公司注册登记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不仅实体上要遵守以上关于公司注册登记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程序上还要遵守诸如《行政处罚法》等程序法律的规定,《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公司注销时如何清理往来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方面的详细处理方式。同时介绍了公司股东退股的多种方式,包括股权转让、公司回购等,并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讨论了交通肇事逃逸后保险公司的赔付情况,涉及交强险和商业险的赔付规则。
海南e登记如何注销公司、公司股权在离婚时如何分割以及分公司股权如何合理分配的问题。注销公司需确保财务清晰、整理好文件,通过e登记平台操作。离婚时公司股权分割需考虑股权取得时间、公司性质、经营状况及夫妻参与程度。分公司股权分配需考虑战略定位、资源投入和
如何从网上消除工商登记以完成公司的注销,包括完成税务清算和债务清偿、准备注销资料、登录官网填写注销申请并等待审核等步骤。同时,文章还讨论了肇事车辆逃逸后保险公司的赔偿问题,以及公司股权变更的多个渠道和场景。
公司注销成功后是否还有法律责任的问题。公司注销成功并不意味着完全摆脱所有可能的法律责任,仍需承担未解决债务、未缴税款等责任。同时,文章还涉及公司倒闭时股东退股的程序和公司股权变更所需的时间,后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公司股权结构、资料准备和工商部门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