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法律法规 > 保险法规 > 失业保险赔偿标准

失业保险赔偿标准

时间:2023-10-17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3923

  失业保险,是社保里面的五险之一,是当参保人失业了,失业期间是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也是可以维持失业期间的正常生活所需。那么,失业保险赔偿标准,失业保险主要特点,是怎样的呢?跟随手心律师网小编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失业保险赔偿标准

  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保险待遇

  第二十一条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按照本条例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一)用人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依法定程序办理失业登记的;

  (四)有求职要求,愿意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

  第二十二条失业人员每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标准,由设区的市根据省人民政府确定的企业最低工资的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确定。

  第二十三条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期限(以下称享受待遇期限),根据本人及其失业前所在单位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的时间(以下称缴费时间)确定:

  (一)缴费时间不满一年的,不领取失业保险金;

  (二)缴费时间满一年的,领取二个月失业保险金;

  (三)缴费时间一年以上的,一年以上的部分,每满八个月增发一个月失业保险金,余数超过四个月不满八个月的,按照八个月计算,但享受待遇期限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二、失业保险主要特点有哪些

  失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基金中的一种专项基金。

  1、普遍性

  它主要是为了保障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失业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其覆盖范围包括劳动力队伍中的大部分成员。因此,在确定适用范围时,参保单位应不分部门和行业,不分所有制性质,其职工应不分用工形式,不分家居城镇、农村,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只要本人符合条件,都有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权利。分析我国失业保险适用范围的变化情况,呈逐步扩大的趋势,从国营企业的四种人到国有企业的七类九种人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再到《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的城镇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充分体现了普遍性原则。

  2、强制性

  它是通过国家制定法律、法规来强制实施的。按照规定,在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内的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参加失业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根据有关规定,不履行缴费义务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互济性

  失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社会筹集,由单位、个人和国家三方共同负担,缴费比例、缴费方式相对稳定,筹集的失业保险费,不分来源渠道,不分缴费单位的性质,全部并入失业保险基金,在统筹地区内统一调度使用以发挥互济功能。

  行文至此,已接近尾声,希望大家对于“失业保险赔偿标准”这一问题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若是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可以咨询手心律师网上的在线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肇事逃逸伤者赔偿方式

    交通肇事逃逸伤者的赔偿方式,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及住院伙食补助费的计算方式和注意事项。医疗费的计算需注意与治疗无关的费用,误工费的计算需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其他费用如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及住院伙食补助费也都有明

  • 人寿保险理赔的标准

    人寿保险理赔的标准,涵盖了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等多个方面的计算方式和标准。根据医院证明和交通事故发生地的相关标准进行计算,并凭据支付。同时,还涉及被抚养人生活费补偿范围、残疾用品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等方面的规定。

  • 保险人

    中国保险法中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谎称发生保险事故或制造事故、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实等情形下的保险处理原则。同时,也讨论了保险合同效力中止后投保人未按期申请复效、保险标的转让导致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等问题,并强调了保险期间内保险标的发生部分损失

  • 车祸保险公司赔偿到账时间

    车祸保险公司的赔偿到账时间及相关注意事项。赔偿到账时间根据金额大小而定,小金额赔偿通常3天内到账,大金额赔偿需报保险公司总部批准,一周左右到账。理赔标准依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进行,包括死亡伤残、医疗费用和财产损失的赔偿限额。申请赔偿时

  • 如何实现便捷的保险索赔
  • 出租车司机61岁以上的保险是否还要赔偿
  • 工伤赔偿程序了解一下,你知道有哪些?
保险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