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上述规定,对于破产债权的确认过程被零散地规定在“破产申请的提出与受理”和“债权人会议”等制度中,主要包括为了确认破产债权这一最终行为目的而作的债权申报、债权登记、债权审查、债权确认、债权确认异议的处理等程序规定。根据上述规定,债权申报是对债权人在法定期间内申报及逾期补报的规定,对于向谁申报,《破产法》规定向人民法院申报,而最高法院又规定逾期补报是向清算组申报;对于债权登记,《破产法》规定由人民法院负责登记,而最高法院又规定如果成立清算组的,由清算组进行债权登记工作;对于债权的审查,《破产法》及最高法院都规定由债权人会议审查有关债权的证明材料、债权的财产担保情况及数额,最高法院还规定对逾期补报的债权由清算组审查;对于债权的确认,《破产法》明确规定由债权人会议确认债权有无财产担保及数额,而最高法院不但规定了由清算组确认债权,还规定了逾期补报的债权由人民法院审查确定;对于债权确认异议的处理,《破产法》和最高法院都规定由人民法院裁定,而对逾期补报的债权确认有异议的,向人民法院申请复议。由此可见,我国目前在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的立法上是极为混乱的,无论是对破产债权的确认主体还是对确认的具体程序规定都很不一致,这不但有悖于法制原则,而且有逻辑错误,使立法与司法实践背离、脱节,与国际通行规则也不符。对于这些弊端我国有些学者已作了总结。另外,对债权申报的形式、债权审查的方式、债权确认的形式及效力都无明文规定。究其原因,有的学者认为:(1)我国破产法实行破产程序受理开始主义,申报债权时破产管理人机构尚未成立,不可能由破产管理人来审查和确认债权;(2)我国法院没有设立破产法庭,破产案件由人民法院经济庭处理,如果审查债权由法院负责会加重法院的负担,从而不利于破产程序迅速、顺利进行。笔者认为上述原因不是造成目前破产立法不统一的根本原因,造成破产立法不统一的根本原因是对破产债权确认的含义及性质认识不足,立法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造成的。[page]
目前,对破产债权确认的理论主要是对破产债权的确认的表述和认识不一致,有的学者把破产债权的确认称之为“破产债权的行使”;有的学者把破产债权的确认作为破产债权的调查问题之一进行阐述;有的学者叫“破产债权的申报和确认(确定)”;还有的学者称“破产债权的申报与调查”,“破产债权的登记与审核”,“破产债权的确定”,等等。尽管表述不一致,但阐述的内容基本相同。当然,大部分著作没有回避破产债权确认的实质性问题,有些还作了很好的阐释,但都没有对破产债权确认的含义及性质进行阐明,没有把债权确认与债权申报、登记、审查等问题的关系作说明,导致同一个问题表述不一致或分成几个问题,显得很零散。总之,就是没有把破产债权的确认作为破产法的一项整体的专门制度来进行系统研究。因此,需构建统一的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的立法,在此需要作简要的阐释。
丈夫出轨后离婚协议书的写法。协议书中包含了男女双方的基本信息、婚姻背景、自愿离婚、子女抚养、抚养费支付及探望权以及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等内容。双方在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订立了离婚协议,包括一次性支付或按月支付抚养费、孩子探望的方式和时间等具体事项。
无子女无财产离婚的法律要求。根据《婚姻登记条例》规定,办理离婚登记需准备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及双方签署的离婚协议书。离婚协议应包括双方自愿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和债务处理的一致意见。只要满足条件并达成协议,即可办理登记离婚。双方需充分协商,携带相
债权申报中的特别情形。文章详细解释了职工债权、利息请求权、待定债权、连带债权、连带债务人的代位求偿权等概念,并指出相应情形下如何进行债权申报。文章还涵盖了连带债务的债权人权利、待履行合同相对人的赔偿请求权等内容。
离婚档案保存期限的法律规定。协议离婚的离婚协议书需长期保存并存档于民政局,之后转至档案馆。诉讼离婚的档案则由人民法院按规定保存。离婚协议书是协议离婚必备的法律文书,办理时需提交三份。诉讼档案的保管期限分永久、长期和短期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