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受案范围 > 行政诉讼不予受理的案件有哪些?

行政诉讼不予受理的案件有哪些?

时间:2023-08-19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7190

  一、法律明确规定不受理的行为——前四种是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的,后五种是《行诉法解释》第1条规定的。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指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部、外交部以国家名义实施的有关国防、外交事务的行为,以及经宪法和法律授权宣布紧急状态、实施戒严和总动员等行为。如对外宣战、宣布战争状态、采取军事行动、设立军事禁区、签订国际协定、如与他国建交断交等。

  (二)抽象行政行为——2015年5月1日之后可以受理

  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具有普遍约束力、对象不特定、反复适用的特点。结合行政诉讼法第52条、第53条的规定,在行政诉讼中又不可能不涉及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尤其是行政规章。从行政诉讼法规定法院对行政规章的态度上分析,法院对行政规章是有部分审查权的,因为不审查就不能决定判案时是否参照、就不可能“认为不一致”,所以,只能说在行政诉讼中法院对抽象行政行为无受理权(立案权)、无判决权(撤销权),但有部分审查权,有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判断其是否违法的权力,但审查后又无权对其法律命运作出安排。

  (三)内部人事管理行为

  行政机关对所属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所作的任免、奖惩、调动、福利等决定,工作人员不服的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机关的这种内部行为与争议是在机关内部执行行政纪律,制定工作规则,调整内部结构,人事奖惩、升降变动中作出与发生的,这种行为本身不涉及与引起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得丧、变更的行政法律后果,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此不服是在内部通过申诉等途径解决的,而不发生提起行政诉讼的问题。至少,现阶段我国的人民法院还无受理此类案件的承受力。

  注意适用此项的前提必须是公务员,下列人员不属于国家公务员的范围:(1)行政机关中的工勤人员;(2)我国的1249万的公立大、中小学教师;(3)未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的应试人员;(4)退休的公务员。(四)法定终局裁决行为

  必须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通过的法律所确定的终局裁决行为。

  1、出入境的两个法律、九大自然资源的确认和国务院作出的复议决定。

  2、法律以外(下)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设定的终局裁决权无效。相对人对法规、规章中规定的终局决定仍可再提起行政诉讼。

  (五)刑事司法行为

  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这是一种形式意义上的行政行为,但实质意义上则为司法行为。公安、国家安全机关行使职权具有双重性质,这里的刑事诉讼行为不受行政法规则调整和支配。

  1.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监狱行使刑事诉讼职权的行为不可提起行政诉讼诉。

  2.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实施的必须是有法律依据和授权目的的行为。

  3.公安机关既是刑事侦察机关,又是行政管理机关。

  【提示】注意区分一个公安干警的行使职权行为是行政行为,还是刑事司法行为,决定救济途径是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还是请求司法赔偿程序的不同。

  (六)行政调解行为与法定行政仲裁行为

  调解是一种当事人自愿接受的“管辖”,对当事人权利、义务发生影响的决定因素是其意思表示,而非行政机关的意志。行政调解只是一种行政的规劝、建议,达成调解协议也主要依赖平等主体间让渡权利、处分权利。劳动仲裁或其他法定仲裁的主体往往不是行政机关,故而对调解行为和仲裁行为不服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七)不具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行政指导是上个世纪中叶“二次大战”后行政活动的新方式。行政机关作出的具有示范、建议、倡导、训导等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相对人可以接受服从之,也可以拒绝不予接受。相对人不服从行政指导的行为不构成违法,行政指导行为也不具有强制性,因而没有必要通过诉讼途径来解决。

  注意行政指导行为前加了个定语“不具有强制力”,是描述性文字。

  (八)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

  重复处理行为一定是维持了原结论,没有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发生新的得、丧、变更的影响,只是对以往结论的肯定和维持,故而,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九)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这里的对相对人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主要是指行政行为有效成立以前的内部运作、程序性的准备行为、调查取证等事实行为,此种行为尚未发生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得、丧、变更变化的实际效果。

  二、根据立法精神和解释不属于受案范围的行为

  (一)医疗事故鉴定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22条规定: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但鉴定机构不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本身,他实际上还要委托医疗鉴定机构)。第21条规定: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

  (二)火灾事故责任认定

  公安部关于《对火灾事故责任认定不服是否属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批复》规定,其本身并不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是一种独立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法第11条规定的受案范围。当事人对火灾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依据公安部《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第31条的规定,可以申请重新认定。

  (三)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22条规定,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后15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认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四)劳动能力鉴定

  以上几种签定或认定,要么主体不是行政机关,要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都不属于行政诉讼中法院应予司法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案件开庭审理:员工陈某诉香洲区人社局

    员工陈某因工作期间突发脑梗死而申请工伤认定的事宜。香洲区人社局认为其不符合工伤认定情形并驳回申请,陈某不服并提起行政诉讼。庭审中,陈某提供证据证明其发病属于工伤,而第三人丹某公司则认为原告所患高血压与工作岗位无关。此外,香洲区法院今年受理的“民告官”

  • 行政诉讼的管辖及其特征

    行政诉讼管辖的相关内容及其特征。行政诉讼管辖涉及人民法院在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时的权限分工,具有专门法院不受理行政案件的特征。管辖包括级别管辖与区域管辖、法定管辖与裁定管辖以及共同管辖与单一管辖。研究这些分类有助于了解行政诉讼管辖的相关概念,更好地解决

  •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许可决定、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决定、征收征用及其补偿决定、行政机关未履行法定职责、侵犯经营自主权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以及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违法要求履行其他

  • 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定义和条件

    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定义及其条件。行政诉讼第三人是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与被诉行政行为或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主动申请或接受法院通知参加诉讼。其参加行政复议的条件是与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利害关系,并在行政复议申请受理后、行政复议决定作出

  • 变更抚养关系起诉要交诉讼费吗
  • 我国行政诉讼法可以发挥的作用有哪些
  • 老年人被侵权起诉的诉讼费有哪些照顾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