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 > 毒品犯罪量刑的具体标准

毒品犯罪量刑的具体标准

时间:2023-09-24 浏览:5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7946

新型毒品案件的司法标准规定

一、新型毒品的定罪量刑数量标准

根据统一司法标准,对于新型毒品的定罪量刑数量,暂按以下比例与海洛因进行折算:

  • 1克海洛因=20克氯胺酮(俗称:K粉)
  • 1克海洛因=20克美沙酮
  • 1克海洛因=10克替甲基苯丙胺(MDMA)(俗称:摇头丸,迷魂药)
  • 1克海洛因=10克替苯丙胺(MDA)(俗称:摇头丸,迷魂药)
  • 1克海洛因=1000克三唑仑(俗称:蓝精灵,海乐神)
  • 1克海洛因=1500克安眠酮(又称甲喹酮)
  • 1克海洛因=10000克氯氮卓(俗称:利眠宁,绿豆仔)
  • 1克海洛因=10000克地西泮(俗称:安定)
  • 1克海洛因=10000克艾西唑仑(俗称:舒乐安定)
  • 1克海洛因=10000克溴西泮(俗称:宁神定)

二、新型毒品的鉴定要求

对于新型毒品,需要进行含量鉴定,以确定其是否为单一型毒品还是混合型毒品。如果是混合型毒品,还需要鉴定主要毒品成分及比例。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鉴定结论,应进行重新鉴定或补充鉴定,否则不能作为定罪量刑的证据使用。对于由于某种原因无法进行重新鉴定或补充鉴定的情况,应按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进行处理,特别是在判处重刑及死刑的情况下应更加慎重。

三、新型混合毒品的量刑依据

对于新型混合毒品的量刑,应以其主要毒品成分为依据。将危害较大的主要几类毒品成分按其比例折算成海洛因后,再确定数量量刑。

四、适用死刑的主要对象

对于新型毒品案件适用死刑的主要对象是从事制造、走私等源头犯罪行为的首要分子和其他主犯。对于仅从事运输、贩卖等中间环节行为的犯罪分子,原则上可不适用死刑,尤其是立即执行。

五、规定适用范围和问题处理

上述规定仅供法院系统内部掌握,执行中遇到问题请及时层报我院刑一庭。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贩卖毒品罪的量刑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贩卖毒品罪的量刑如下: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如果符合以下情形之一,将被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
  •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将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款的规定处罚。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将被从重处罚。

对于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情况,将按照毒品数量累计计算。

总体而言,对于毒品犯罪的刑法处罚过于严重。根据罪刑相适应原则,应对毒品犯罪的量刑进行适度调整,特别是在贩卖毒品罪中,应更加合理和公正。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法律规定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法律规定,明确了其主体范围及犯罪行为特征。犯罪行为人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将受到相应刑罚。在界定主体范围时,需注意不仅限于企业职工的范畴,还包括其他相关人员。同时,在适用法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 服刑期间的生活费问题

    服刑期间的生活费问题,指出服刑人员无需缴纳生活费,并详细阐述了监狱为服刑人员制定的生活规范,包括起床、个人卫生、着装、卫生清洁、餐饮、集体行进等方面的规定。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服刑人员的健康问题和与警官的沟通方式,以及劳动规范,如参加劳动、遵守劳动纪律

  • 作弊行为的法律后果

    国家考试中作弊行为的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组织作弊、情节轻微的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作弊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同时,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等行为也会被处罚。帮助他人作弊和出售考试试题答案等行为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作弊行为会破

  •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详细阐述了违法行为的界定、定罪处罚、破坏性采矿罪的界定及其定罪处罚等内容。同时,对于鉴定和认定破坏性的开采方法以及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数额进行了规定。对于多次违法行为的处理、单位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地区标准的确定也进行了明确的说明

  • 公司是否能起诉职务侵占行为
  • 信用卡诈骗罪立案标准的解析
  • 两高出台司法解释规制云盘涉黄行为,12月1日起施行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