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八条,公安机关在接受案件后会进行审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犯罪事实,并决定是否立案。以下是报案后的立案决定程序:
公安机关在接受案件后,会对案件进行审查。如果经审查认为存在犯罪事实,并且该案件属于公安机关自己的管辖范围,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会批准立案。如果经审查认为没有犯罪事实,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会批准不予立案。
如果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属于自己管辖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会批准立案。如果经审查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会批准不予立案。
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如果决定不予立案,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内送达给控告人。
如果在决定不予立案之后,公安机关发现新的事实或证据,或者发现原认定的事实错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及时立案处理。
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的提起条件和处理方式。自诉案件需被害人提供证据,法院认为证据不足可劝撤或驳回。轻微刑事案件可自诉或公诉,如被害人直接起诉至法院证据不足,可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转入公诉程序。公安机关侦查结束后应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当事人对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处理不服的救济途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如申诉符合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办案机关的同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受理。审查立案材料时需坚持实事求是,判明真实性和可靠性,明确问题性质并抓住主要问题和基本事实。
平行式和附带式两种刑事民事诉讼模式。平行式模式强调民事诉讼独立性,将其与刑事诉讼完全分离;而附带式模式则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解决民事损失赔偿问题。其中法国式立法鼓励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提出民事赔偿救济,而德国的实际操作更接近于美国模式,被害人更倾向于在刑事
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在刑事案件受理方面的职能管辖以及审判管辖。公安机关负责侦查工作,检察院负责立案侦查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犯罪行为,人民法院则直接受理自诉的刑事案件。审判管辖方面,根据级别、地域和专门性进行分类,不同级别法院管辖不同性质的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