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挂靠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挂靠当事人应当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建筑施工企业在挂靠经营关系下以自己名义或被挂靠单位名义签订的承包合同,通常应以挂靠经营者和被挂靠单位为共同诉讼人,共同起诉或应诉。根据最高法院《民诉法意见》第43条规定,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在挂靠集体企业并以集体企业名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下,在诉讼中,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与其挂靠的集体企业应为共同诉讼人。施工人挂靠其他建筑施工企业,并以被挂靠施工企业名义签订建设工程合同,而被挂靠建筑施工企业不愿起诉的情况下,施工人可作为原告起诉,无需将被挂靠建筑施工企业列为共同原告。
挂靠当事人所订立的挂靠协议无效,双方应分别承担过错责任。
根据《建筑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被挂靠的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所订立的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无效。该施工单位与使用其名义承揽工程的单位或个人对建设单位因此而遭受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建设单位在知情的情况下仍与该被挂靠的施工企业签订合同,则建设单位也有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
施工企业在承揽工程和签订承包合同时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因此,对于建设工程竣工前施工方未取得相应资质的情况,由于承包合同违法性的瑕疵无法弥补,应确认为无效。
以被挂靠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后,工程款的结算取决于工程是否经竣工验收合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三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的情况下,承包人可以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
挂靠人没有从事建筑活动的主体资格,或者虽有从事建筑活动的资格,但没有具备与建设项目要求相适应的资质等级。
被挂靠的施工企业具有与建设项目要求相适应的资质等级证书,但缺乏承揽该工程项目的实际能力。
挂靠人向被挂靠的施工企业交纳一定数额的“管理费”,而被挂靠的施工企业只是以企业名义代为签订合同及办理各项手续,收取“管理费”但不实施管理,或者所谓的“管理”仅仅停留在形式上,不承担技术、质量、经济责任等。
以“合法”的劳务分包形式来掩盖挂靠行为。
房屋征收中的建筑面积计算方法。单层建筑按一层计算,多层或高层住宅建筑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地下室、半地下室及其出入口、深基础做地下架空等也有特定的计算方法。同时,通道、门厅、大厅、井和囱、技术层、雨棚结构、突出房屋的围护结构、架空通廊、突出墙面的
一级资质标准,这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的最高资质等级。标准包括工程经验、管理人员要求、资金实力、工程收入和设备要求等方面。获得一级资质需要承担多项工程的施工总承包或主体工程承包,拥有一定数量职称的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资金实力、年工
办理三级资质的费用问题。办理三级资质的企业需要考虑具体情况,如果选择委托代理公司办理还需支付代理费用。建筑业企业分为三类,资质等级分为一级至四级。资质等级标准和承包工程范围由相关部门统一制定和发布,而资质审批则实行分级审批制度。
承包人行使法定优先权的条件和相关限制。承包人需满足合法有效的合同、工程已竣工且有验收证明、工程款数额确定、承包人已催告等条件。法院在某些情形下不适用《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如工程合同在《合同法》实施前成立、无效工程合同等。此外,承包人行使优先受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