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监察 > 行政监察程序 > 恶意诉讼立案条件

恶意诉讼立案条件

时间:2023-12-27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1643

恶意诉讼立案条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恶意诉讼的立案标准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 致使财产保全或行为保全措施采取

当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导致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或行为保全措施时,应当认定为恶意诉讼。

2. 干扰正常司法活动

当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导致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受到干扰时,应当认定为恶意诉讼。

3. 影响司法文书、裁决和公证债权文书的制作或执行

当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导致人民法院制作裁判文书、财产分配方案,或者执行基于捏造的事实的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时,应当认定为恶意诉讼。

4. 多次提起捏造事实的民事诉讼

当恶意当事人多次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时,应当认定为恶意诉讼。

5. 曾因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被采取强制措施或受刑事追究

当恶意当事人曾因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而被采取强制措施或受刑事追究时,应当认定为恶意诉讼。

6. 其他妨害司法秩序或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形

当恶意诉讼的行为妨害司法秩序或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时,应当认定为恶意诉讼。

恶意诉讼的法律后果

故意恶意诉讼的法律后果包括罚款、拘留以及可能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恶意诉讼是指当事人利用诉讼行为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由于恶意诉讼常常是恶意当事人牺牲对方利益以谋取自身不正当利益,法院若处理不当不仅会侵害当事人个人利益,还会影响司法的权威和声誉,因此必须坚决杜绝恶意诉讼。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恶意诉讼是指当事人利用诉讼行为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由于恶意诉讼常常是恶意当事人牺牲对方利益以谋取自身不正当利益,法院若处理不当不仅会侵害当事人个人利益,还会影响司法的权威和声誉,因此必须坚决杜绝恶意诉讼。

恶意诉讼的产生原因

首先,多年来法制意识的宣传和教育使得 "依法治国" 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然而,我国的司法制度仍存在许多漏洞和缺陷,这导致恶意诉讼屡次发生。

其次,当前的法制教育和宣传未能充分重视诚实信用的重要性。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经济活动的道德准则,也应当是解决民事、经济纠纷的准则。然而,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并未明确规定诚实信用原则,导致当事人的法律意识虽然增强,但不够完善和健全,也成为恶意诉讼产生的思想根源。

再次,我国的司法制度存在许多漏洞和缺陷,为恶意诉讼的泛滥提供了客观条件。传统的超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中,法官的职权色彩十分浓重,对诉讼的发生、发展、变更和消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民事审判方式是根除恶意诉讼的重要举措,但改革过程中暴露出的漏洞容易被别有用心的当事人所利用。

最后,对恶意诉讼当事人的惩罚措施不明确也是恶意诉讼泛滥的原因之一。对恶意诉讼当事人应当采取经济和刑事上的惩罚措施,但我国在这方面的规定不足,加速了恶意诉讼的滋长。

综上所述,为了杜绝恶意诉讼的发生,必须完善司法制度、重视法制教育和宣传、加强诚实信用意识的培养,并明确对恶意诉讼当事人的惩罚措施。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军人一方出轨的离婚起诉程序及条件

    军人离婚案件的起诉程序及条件,包括起诉的条件、方式和内容,以及受理和审理程序。起诉需满足原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被告身份明确、诉讼请求明确等条件,并需交纳受理费。法院在收到起诉状或口头起诉后,经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在7日内立案。审理程序可采用简易程序

  • 民事案件的管辖

    民事案件的管辖问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及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的类型。此外,文章还解读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对全国法院的登记立案工作进行了统一规范,要求符合法定条件的案件必须立案,并明确

  • 电信诈骗罪和开设赌场罪的严重性

    电信诈骗罪和开设赌场罪的严重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诈骗和赌博罪行包括开设赌场等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个人诈骗案的立案条件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财物且达到一定金额。情节特别严重者将面临重罚。

  • 非法集资的认定标准

    非法集资的认定标准,包括自然人或单位实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认定条件和相关的犯罪标准。对于个人非法集资的立案标准也进行了阐述,涉及金额、受害人数、经济损失和其他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情节。同时,文章还明确了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的区别。

  • 如果发生了医疗纠纷应该怎么处理
  • 民事二审开庭详细流程是什么?
  • 二审程序是怎样的2024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