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散清算和破产清算都是用于清理公司债权债务的程序,但解散清算是在公司认为能够清偿全部对外债务的情况下启动的。解散清算程序的目的是确保公司能够清偿债务,并且在正常实施下,债权人的债权将得到全部满足。因此,在解散清算已经开始的情况下,维护解散清算程序顺利进行的原则应受到优先重视。
然而,在解散清算过程中,有时候会发现公司的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情况。根据公司法和破产法的规定,当公司的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应启动破产清算程序。也就是说,公司资不抵债是公司解散清算向破产清算转换的一般条件。
在解散清算过程中,如果债权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公司或者清算义务主体滥用清算程序,并且公司在清算之前即有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事实,即使公司目前的具体资产负债情况仍不明朗,债权人仍然可以依据破产法的规定,直接申请公司进行破产清算。也就是说,当解散清算程序的滥用损及债权人利益时,即使公司尚在债权申报期内,或者尚未达到资不抵债的标准时,公司解散清算程序也可以因债权人的启动而向破产清算进行转换。
为了保护债权人的权益,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十七条首次确立了公司强制清算中的协商机制,主张由清算组与债权人达成协议的方式来解决债务清偿问题。因此,解散清算中已经资不抵债的公司与债权人达成债务清偿协议的,应作为免除向破产清算转换的例外。
然而,在实践中,解散清算程序的滥用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解散清算中,清算义务主体可能怠于或者恶意行使清算职责,对债权人的权益造成损害。如果一味无视此种恶意行为,势必纵容清算义务主体滥用解散清算程序。因此,在债权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公司或者清算义务主体滥用清算程序,并且公司在清算之前即有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之事实时,即使公司目前的具体资产负债情况仍不明朗,债权人仍然可以依据破产法的规定,直接申请公司进行破产清算。
对于资产负债情况尚未确定或者尚在清算债权申报期的公司,债权人是否能够直接提起破产清算申请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尽管公司法未明确规定清算中公司应在何时清偿债务,但根据解散清算的目的以及清算过程中不应进行不公平清偿的法理,解散清算中的公司应当有权在一定期间拒绝债权人的偿债要求。
综上所述,根据公司法和破产法的规定,公司在解散清算过程中资不抵债时,应启动破产清算程序。然而,在解散清算程序已经开始的情况下,债权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公司或者清算义务主体滥用清算程序并且公司在清算之前即有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之事实时,债权人可以直接申请公司进行破产清算。保护债权人利益和维护解散清算程序顺利进行的原则应受到优先重视。
有限责任公司破产程序及和解协议的详细流程。文章介绍了整顿申请的提出、和解协议草案的提出和讨论通过、整顿方案的制定、企业整顿情况的监督以及整顿结果的裁决等方面的内容。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债权人和债务人可以通过和解协议避免破产程序,如企业按协议执行,可恢复
公司破产清算过程中债权人的保全措施问题。在破产清算期间,债权人无法申请保全措施,破产财产的构成条件包括破产企业可独立支配、在破产程序终结前属于企业财产并且可强制清偿的财产。破产财产的范围涉及多个方面,清偿顺序依法规定,若破产财产不足以满足同一清偿顺序
企业破产清算时间的规定及其复杂性,指出破产清算时间因具体情况而异,无法确定。企业破产申请人的资格只有债权人和债务人才具备。破产申请所需材料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目的和事实理由等。企业破产清算流程依照法律规定,包括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人民法
破产程序终结债权的法律意义及相关流程。破产程序终结是在多种情况下法院作出裁定结束破产程序的行为,其中包括企业通过和解和整顿恢复盈利等。破产程序包括申请、审查、受理等多个具体步骤,以及破产清算的程序流程。此外,本文还解释了清算组的成立及作用,包括接管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