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博犯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以赌博为业的行为。要构成赌博犯罪,行为人必须以获取金钱和财物为目的,具体表现为以钱财作赌注或从赌博活动中获取利益。如果赌博活动的参与金额较小,仅为消遣和娱乐,不构成犯罪行为。然而,只要行为人以营利为目的,并实施了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以赌博为业的行为,即使没有实际赢利或甚至亏损,也构成犯罪。
赌博犯罪行为可以分为三种:聚众赌博、开设赌场和以赌博为业。
只要行为人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了上述三种行为之一,就构成了赌博犯罪。犯赌博罪的,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在认定赌博犯罪时,必须同时具备行为人以营利为目的的主观意图和具体的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以赌博为业的客观行为。对于多次参与赌博但不以此为生活或挥霍的主要来源的人,或者提供赌博场所和赌具但未从中获取利益的人,一般不应认定为犯罪,而可以依法给予治安处罚。
走私犯罪有多种具体行为,包括通关走私、绕关走私、后续走私和间接走私。
指行为人通过海关进出境时,采取伪报、瞒报、低报、伪装、藏匿等手段进行走私。这种方式实施的走私犯罪在司法实践中比例较大。
指行为人不通过海关监管区,而非法绕过海关进行走私。例如,在边境地区直接运输货物进境。
又称为变相走私,指行为人先合法地进口货物或物品(主要是保税货物和特定减免税货物),然后违法销售以获取利益。在内地海关走私犯罪侦查中,大部分属于后续走私。
又称准走私或牵连走私,指行为人虽不直接进出国境进行走私,但因与走私行为有密切联系而被视为走私罪。这种行为对走私犯罪起到帮助实现或诱发的作用。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直接向走私人收购国家禁止进口货物或非法收购其他走私进口货物,数额较大;二是在内海、领海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口物品或运输、收购、贩卖国家限制进出口货物,数额较大且没有合法证明。
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两者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但存在明显差异。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犯罪对象是本单位财物;而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犯罪对象是他人的财物。此外,两者的犯罪行为和法律规定也有所不同。
关于诽谤罪的司法解释及相关规定。解释指出,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将依法定罪处罚。被害人通过网络实施行为并提起诉讼时,如证据困难,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协助。
刑法修正案(八)对无期徒刑减刑期限和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进行了修改
刑法修正案(八)中关于无期徒刑减刑期限、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刑罚期限以及假释条件的修改。无期徒刑减刑期限延长至不少于十三年;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刑罚期限也有明确规定,如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刑罚期限不能少于二十五年;假释条件相应修改,
我国法律对于打伤受重伤的人导致其死亡,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的规定。文章中提及了认定故意杀人罪时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包括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竞合、与暴力犯罪致人死亡的联系、安乐死的定性处罚问题以及自杀案件的定性处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