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公诉案件撤回起诉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三条规定,公诉案件的撤诉必须符合法定情形。公诉案件的诉讼权属于国家,被害人无权撤诉。只有在特定情况下,人民检察院才可以撤回起诉。
如果发现被告人所涉及的案件不存在犯罪事实,检察院可以撤回起诉。
如果被告人并非实施了所指控的犯罪行为,检察院可以撤回起诉。
如果案件的情节显著轻微且危害不大,不符合犯罪的标准,检察院可以撤回起诉。
如果案件的证据不足或证据发生了变化,不符合起诉条件,检察院可以撤回起诉。
如果被告人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而不负刑事责任,检察院可以撤回起诉。
如果被告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造成危害结果,并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为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检察院可以撤回起诉。
如果法律或司法解释发生变化,导致不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检察院可以撤回起诉。
除上述情形外,还有其他不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情况,检察院可以撤回起诉。
刑事诉讼法中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影响。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若发现证据不足或可能存在非法收集证据的情况,可选择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经过二次补充侦查后,如仍认为证据不足,将做出不起诉决定,涉案人员不会有案底记录,对其个人声誉和未来发展有积极影响。
公诉案件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的法律咨询。公诉案件是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而提起诉讼的案件。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关于原告代理人对刑事部分判决的疑问,律师解答称只能申请抗诉。文章还强调了公诉案件的重要性和作用,包括打击犯罪
刑事案件中的撤案程序。在派出所立案侦查过程中,若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可停止侦查。自诉刑事案件中,自诉人可在判决前与被告人和解或撤回自诉,但涉及特定情况则不适用调解。公诉案件的撤案决定权在检察机关,受害者可就刑事附带民事部分接受调解。根据刑事诉讼法,特
刑事诉讼法第172条关于公诉程序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在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查清、证据充分时,应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起诉条件包括犯罪事实查清和证据确凿。在一审中,检察官以公诉人身份出庭,行使控诉职能并监督法官。二审中,检察院派员出庭,但检察官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