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付代理行使权利
时间:2024-03-05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委托代理人在执行程序中的权利和义务
一、委托代理人的法定权利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与诉讼,包括申请执行程序。委托代理人可以进行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和申请执行等行为。法定代理人可以代表无诉讼行为能力人参与诉讼,而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律师、当事人的近亲属、有关的社会团体或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以及经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都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二、委托代理人在执行程序中的权利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申请执行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申请执行。委托代理人在代理申请执行时,应向法院提交经委托人签字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明确委托事项和代理权项。如果委托人允许代理人代为放弃、变更民事权利,或代为进行执行和解,或代为收取执行款项,应当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此外,如果授权委托书中没有明确代理人在执行程序中的代理权和具体的代理事项,代理人在执行中将没有代理权,不能代理当事人直接领取财物或处分标的物。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授权委托书仅写明"全权代理"而没有具体授权,诉讼代理人无权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如果诉讼代理人的权限发生变更或解除,当事人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告知法院,并由法院通知对方当事人。
三、被执行人和案外人的委托代理权利
被执行人在执行中也可以委托代理人向法院陈述事实,如实提供财产状况,并履行已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此外,案外人和第三人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有权委托律师代理自己向法院陈述意见、提出异议等。通过委托代理人参与执行程序,当事人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委托代理人在执行程序中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但需要注意的是,委托代理人的权限必须经过委托人的特别授权,并在授权委托书中明确规定。同时,委托代理人的权限变更或解除时,当事人需要及时告知法院,并由法院通知对方当事人。被执行人和案外人也可以委托代理人参与执行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资强制执行的处理方法
工资强制执行的处理方法,包括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强制执行的措施等。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提取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等。通过这些措施,确保被执行人履行法律义务。
-
遗产分配权的代理权
遗产分配权的代理权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继承人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遗产分配权。同时,放弃继承权是继承权人的单方法律行为,可以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表示,但需符合法律规定。书面方式更慎重,有助于稳定遗产再分配。
-
著作权代理的定义和特征
著作权代理的定义、特征、优势和职责。著作权代理指获得著作权人授权后,代理人代表其行使部分财产权利的行为。其特征包括以被代理人名义活动、具有法律意义和法律效果归属于被代理人。代理机构优势在于联系广、人才专、信息快和协调能力强,其职责包括提供需求信息、谈
-
被执行人的义务
被执行人的义务与权利。被执行人需全面履行法律文书的义务,包括报告财产情况、接受询问、强制执行或委托执行、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等。同时,被执行人也享有申请执行人员回避和委托代理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等权利。被执行人可以提出书面异议或提起诉讼。
-
什么是强制执行
-
房屋拍卖的法律程序
-
什么是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