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付代理行使权利
时间:2024-03-05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委托代理人在执行程序中的权利和义务
一、委托代理人的法定权利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与诉讼,包括申请执行程序。委托代理人可以进行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和申请执行等行为。法定代理人可以代表无诉讼行为能力人参与诉讼,而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律师、当事人的近亲属、有关的社会团体或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以及经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都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二、委托代理人在执行程序中的权利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申请执行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申请执行。委托代理人在代理申请执行时,应向法院提交经委托人签字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明确委托事项和代理权项。如果委托人允许代理人代为放弃、变更民事权利,或代为进行执行和解,或代为收取执行款项,应当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此外,如果授权委托书中没有明确代理人在执行程序中的代理权和具体的代理事项,代理人在执行中将没有代理权,不能代理当事人直接领取财物或处分标的物。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授权委托书仅写明"全权代理"而没有具体授权,诉讼代理人无权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如果诉讼代理人的权限发生变更或解除,当事人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告知法院,并由法院通知对方当事人。
三、被执行人和案外人的委托代理权利
被执行人在执行中也可以委托代理人向法院陈述事实,如实提供财产状况,并履行已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此外,案外人和第三人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有权委托律师代理自己向法院陈述意见、提出异议等。通过委托代理人参与执行程序,当事人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委托代理人在执行程序中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但需要注意的是,委托代理人的权限必须经过委托人的特别授权,并在授权委托书中明确规定。同时,委托代理人的权限变更或解除时,当事人需要及时告知法院,并由法院通知对方当事人。被执行人和案外人也可以委托代理人参与执行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被判无期徒刑是否可以上诉
被判无期徒刑是否可以上诉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人员才能行使上诉权利,如自诉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等。同时,文章介绍了无期徒刑的适用情形和刑期计算方式,包括罪犯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威胁和危害。无期徒刑是对严重刑事犯罪的严厉惩罚,依法
-
扣押邮件、电报的合法性和程序
我国关于邮件、电报扣押的合法性和程序。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到法律保护,除国家安全和追查犯罪需要外,不得侵犯。扣押邮件、电报需满足条件,经过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批准,并由邮电机关协助执行。解除扣押和返还邮件、电报也有明确规定。
-
二审判决生效后的执行程序
刑事案件经过二审后的判决生效后的执行程序。判决生效后面临的执行包括送达判决书、被告人和辩护人的复核权利、罚金的支付、剥夺自由刑罚的执行、财产没收以及其他特定刑罚执行方式等。执行程序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
-
受害公民的请求权
受害公民及其相关人员的赔偿请求权。受害公民本人、其继承人和有抚养关系的亲属在行政侵权的情况下有权提出赔偿请求。当受害公民为限制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其法定代理人可代为行使该权利。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合法权益受到行政侵权时,同样具有赔偿请求权,包括承受其权
-
无权代理订立合同有哪些
-
股东的查阅权可不可以委托他人行使
-
刑事附带民事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