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受理费应该支付多少?
时间:2024-02-25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行政诉讼案的费用及受理条件
一、行政诉讼案的费用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第(五)项规定,行政案件的受理费按照以下标准交纳:1. 商标、专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纳100元;2. 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0元。
二、行政诉讼的受理条件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41条规定,行政诉讼案的起诉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 原告合法:原告必须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起诉必须以实际受影响的当事人的名义进行,不能以其他人的名义起诉。2. 被告合法:被告必须是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实施行政行为的组织,并且在起诉中必须明确指出被告的身份。3. 起诉的理由合法:起诉必须有具体的法律依据,明确的诉讼请求和确切的事实依据。4. 符合受案范围和受诉法院管辖:起诉案件必须在《行政诉讼法》第11条规定的受案范围内,并且必须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受理。
行政诉讼程序
一审
1. 起诉:行政诉讼遵循“不告不来”的原则,即当事人不起诉,人民法院不能主动受理。2. 受理:人民法院在审查后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应在7日内立案受理。如果经审查不符合起诉条件,人民法院应在法定期限内裁定不予受理。一旦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将进入一审程序。在此阶段,人民法院将指定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如果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以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对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将以该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同时,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发布的规章。人民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如有特殊情况需延长,须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对于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须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3. 审理: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主要内容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适用调解。
二审
当事人对第一审判决不服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对第一审裁定不服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裁定将发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时,应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但判决或裁定不会因此停止执行。
行政诉讼案件的执行
当事人必须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如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或裁定,行政机关可以向一审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依法进行强制执行。如果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或裁定,人民法院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执行。如果您在行政诉讼方面遇到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团队,我们将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买病假条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买病假条是否构成违法行为的问题。医院病假条属于事业单位的证明文件,买卖病假条是违法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买卖公文、证件等文件将被处以拘留和罚款。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住院和门急诊病假条的办理步骤以及病假条的合法性认证过程。
-
交通理赔律师费用的相关规定
交通理赔律师费用的相关规定。不同地区律师费用不同,行政诉讼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费用。案件严重程度、涉及金额、个人法律知识水平、时间、经济能力等因素决定是否需请律师。保险公司参与诉讼的肇事方和受害方尤其需要考虑是否请律师。
-
民事诉讼的定义和程序
民事诉讼的定义和程序,包括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和裁判过程。另外,也介绍了经济诉讼的特点和程序,指出经济诉讼属于民事诉讼的一种特殊情况,专门受理经济纠纷和涉外经济案件。最后还介绍了行政诉讼的定义和程序,包括当事人向法庭提起诉讼,法院根据相关法律进行审理和裁
-
火灾责任认定的实施部门
火灾责任认定的实施部门。根据我国消防法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火灾责任认定,包括封闭火灾现场、调查火灾原因等。火灾事故认定书是处理火灾事故的证据,相关单位和个人需配合调查并如实提供情况。
-
行政不作为的处理方式
-
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
-
行政诉讼的管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