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属于刑事案件,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对于挪用公款罪的立案、侦查和起诉,应由公安机关负责。
挪用公款罪的刑事量刑标准根据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数额来划分:
1. 数额较大的情况:挪用公款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为数额较大。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2. 数额巨大的情况:挪用公款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如果情节严重,可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若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且不退还,可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对于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情况,将会被从重处罚。
我国法律中没有“挪用公司资金罪”这一罪名,而是称为挪用资金罪。挪用公司或其他单位资金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资金挪用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涉嫌以下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并超过三个月未还。
2.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并进行营利活动。
3.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并进行非法活动。
以上是关于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机关及标准的相关内容。中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打击贪官污吏的力度仍需加大,以促进社会发展。如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手心律师网。
引用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被打后报警的处理流程。受害人应首先报警并进行法医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确定打人者的法律责任。若为轻微伤,公安机关将进行治安处罚并责成打人者承担费用;若为轻伤,公安机关将立案侦查或受害人可提起刑事自诉,同时可要求民事赔偿。民事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多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行侵犯的是公共财产所有权及国家财经管理制度,行为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表现是未经批准擅自挪用公款。根据相关法律,挪用公款罪包括挪用公款用于个人目的、进行非法活动,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从
挪用公款是否构成犯罪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从事非法活动或营利活动,数额达到一定标准将构成挪用公款罪,由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负责立案侦查。对于未达标准的行为,将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发现挪用公款行为应立即报案,以确保合法处理。
刑事立案监督的意义在于加强和完善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职能,从而打击和惩罚犯罪,防止罪犯逃避法律制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