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犯罪经过一定的期限后将不再追诉。根据犯罪的法定最高刑,追诉时效的期限也有所不同:
1. 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 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0年。
3. 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4.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一般犯罪是指没有连续与继续状态的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89条第1款前段的规定,对于这种犯罪,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之日应是犯罪成立之日,即行为符合犯罪构成之日。
不同犯罪的构成要件不同,因此犯罪成立的标准也不同。对于不以危害结果为要件的犯罪,实施行为之日即是犯罪之日;对于以危害结果为要件的犯罪,危害结果发生之日才是犯罪之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犯罪行为,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连续犯罪指的是犯罪行为具有连续状态,继续犯罪指的是犯罪行为具有继续状态。
对于惯犯的追诉期限的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但从刑法规定的精神以及惯犯与连续犯的关系来看,对于惯犯的追诉期限,也应从最后一次犯罪之日起计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的规定,对于构成职务侵占罪的犯罪行为,可以根据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 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一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 达到数额巨大起点的,可以在五年至六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职务侵占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根据犯罪的量刑情况,职务侵占罪的追诉时效也有所不同:
1. 如果量刑在三个月拘役至一年有期徒刑之间,追诉期为5年。
2. 如果量刑在五年至六年有期徒刑之间,追诉期为10年。
关于李某的抢劫罪行是否应被认定为累犯或数罪并罚的问题。对于在刑罚执行完毕前再次犯罪的情况,应采取数罪并罚的原则,对李某的新罪行进行判决,并根据刑法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同时,对于数罪并罚中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况,应采取限制加重的原则,建议将附加剥夺政治
构成立功的要件,包括主体要件、时间要件、行为要件和确认要件。主体要件指犯罪分子作为立功主体;时间要件要求立功行为发生在犯罪分子到案后、终审判决生效前;行为要件即犯罪分子实施的立功行为;确认要件要求犯罪分子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有效。同时,文章还强调了认定
假释保证金和假释条件的相关知识。假释申请不需缴纳假释保证金,法律未规定其退还事项。假释条件包括执行刑期、遵守监规、悔改态度和再犯罪危险等。累犯和暴力性犯罪分子不允许假释。认定确有悔改表现需满足条件如认罪悔罪、遵守法律等。立功和重大立功表现包括阻止犯罪
减刑假释程序诉讼化的重要意义。对于保证减刑假释的正确执行、实现刑事诉讼目的、促进严格执法、保障刑罚执行力和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该程序诉讼化都至关重要。它能纠正违法情况,防止司法腐败,确保司法公信力和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