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申请人需要先前往法院提起诉讼并立案,然后在审理法官的主持下进行调解。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一方不同意调解,最终只能通过判决来结案。有些法院设有诉前调解程序,在法院立案庭有专门的法官负责,只需提交书面手续即可受理,且无需缴纳诉讼费。但如果诉前调解未成功,将会转入诉讼程序。
申请人:
姓名(或用人单位名称)
性别
地址
职务(岗位)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被申请人:
姓名
性别
地址
职务(岗位)
法定代表人职务
委托代理人
事由:
因××××(事由)产生争议,申请调解。
调解请求:
事实与理由:
为此,向××法院申请调解,请依法调解。
(申请人签名或盖章)
年月日
当事人自愿原则是指法院调解无论是调解活动的进行还是调解协议的形成都要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具体要求如下:
- 在程序上,是否以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须当事人自愿;
- 在实体上,是否达成调解协议,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原则是指法院调解应当在事实已经基本清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已经基本明了的基础上进行。具体要求如下:
-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活动,必须在查明案件基本事实,分清当事人是非责任的基础上进行。
合法原则是指法院调解在程序上要遵循法律程序,形成的调解协议不可违反国家的法律规定的原则。具体要求如下:
-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活动,程序上要合法。当事人不愿进行调解或不愿继续进行调解的,不应强迫当事人进行调解;调解未成的,不应久调不决,而应及时判决,等等。
-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调解协议内容应当不违反国家的法律规定。调解应当是当事人自愿且应当合法。调解的合法是指调解的进行程序上要符合法律规定,以及在调解协议内容上的不违反法律的规定。调解协议的合法是指调解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而不要求调解协议的内容要完全符合法律。
以上是一般法院民事调解的申请程序和原则。纠纷调解制度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机制,在我国历史悠久,法院更是公平公正公开地判定是非。法院民事调解可以有效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了解申请程序对于当事人来说十分必要。如有其他疑问,可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干部身份的确认问题。干部身份在中国仍然存在并涉及到职称认定、工龄审核等方面。干部身份的确认涉及不同情况,包括统招的中专生、大专生和本科生,以及非统招类的毕业生等。要明确身份需要办理相应的手续,例如通过人事组织部门办理干部吸收和录用手续等。此外,买断工
解决纠纷的四种途径:协商解决、调解解决、仲裁解决和诉讼解决。其中,协商和调解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而仲裁和诉讼则具有。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同时,提到了相关法律条款作为参考。
书记员在我国司法体系中的行政地位和法律定位。书记员是人民法院的行政工作人员,负责法庭审理记录等审判辅助事务,其职责受到相关法律的明确规定。担任书记员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包括国籍、拥护宪法、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等。同时,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曾被开除
法庭录音的合法性问题,指出在我国一般情况下法庭不公开录音,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案件不公开审理时录音不合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如哄闹、冲击法庭、侮辱司法工作人员等,并强调了对这些行为的处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