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民法院是指县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法院、自治县人民法院、市辖区人民法院。它由院长、副院长和若干审判员组成,设立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和经济审判庭,每个庭都设有庭长和副庭长。根据地区、人口和案件情况的不同,基层人民法院可以设立若干人民法庭。
基层人民法院负责审理刑事和民事的第一审案件,但法律、法令另有规定的案件除外。除了审理案件外,基层人民法院还处理不需要开庭审判的民事纠纷和轻微的刑事案件,并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
人民法院对于法律事务程序性的决定,如是否立案,称为裁定;对于实质性的案件审理决定,称为判决。人民法院实行合议制,由该案的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同合议。此外,人民法院还设立审判委员会,负责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或疑难案件以及其他与审判工作相关的问题。审判委员会委员由院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如果法院院长发现本院已经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在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上存在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
人民法院院长由地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地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如果在地方两次人民代表大会之间,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人民法院院长需要更换,须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报经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助理审判员由本级人民法院任免。此外,人民法院还设有书记员、执行员、法医和司法警察等。各级法院应接受同级地方党委的政法委员会的领导。
基层法院的管辖范围是指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条的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但依照法律规定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除外。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条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以下第一审刑事案件:(一)反革命案件、危害国家安全案件;(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三)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对于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的犯罪,我国具有刑事管辖权的案件,由被告人被抓获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公民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受处罚的,由该外国人入境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各级法院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的管辖权。基层法院审理普通刑事案件,中级法院负责重大刑事案件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高级法院覆盖全省范围内的重大刑事案件,而最高法院则负责全国范围。此外,上级法院在必要时可审理下级法院管辖的案件,且案件通常由犯罪地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铁路运输法院案件管辖范围的规定。规定明确了铁路运输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管辖范围,包括发生在铁路工作区域的犯罪、针对铁路设备和设施的犯罪以及铁路运输企业职工在执行职务中的犯罪。同时,也详细列举了铁路运输法院在民事案件方面的管辖范围,涉及铁路
行政案件的审理级别。我国法院分为基层、中级、高级和最高法院四个审级,各级法院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范围不同。一般案件由基层法院管辖,特殊案件则由中级、高级及最高法院管辖。中级人民法院主要管辖包括专利案件等特定类型案件,而高级和最高法院主要管辖重大复
级别管辖的概念和依据,以及不同级别法院之间的管辖标准和具体职责。级别管辖是根据案件性质、复杂程度和影响范围大小来确定的,各级法院依据其职责分工受理一审民事案件。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各级法院管辖刑事案件的依据和具体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