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规定,索赔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非自己的过错而应由对方承担责任的情况下,向对方提出经济补偿和(或)工期顺延的要求。一般来说,索赔是指承包人向发包人提出的要求,而由发包人提出的则称为反索赔。需要注意的是,在未获得双方协商一致或有关部门和机关的确认之前,工程索赔不能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
工程索赔具有以下几个法律特点:
其一,工程索赔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与工程签证这种双方法律行为有所不同。工程索赔是双方未能协商一致的结果,是一方主张权利的表示。索赔是一方认为自己应当获得支付各种费用、顺延工期、赔偿损失而未获得,向对方提出应当获得的要求。因此,工程索赔不是合同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而只是追求这种结果的手段。
其二,工程索赔涉及的利益尚待确定,与工程签证涉及的利益已经确定的特点相比,工程索赔是一种期待权益。工程索赔款与签证后拖欠不付的拖欠款的性质不同,其是否应当支付尚待确定。只有证据确凿充分,才能获得确认,否则难以确认。因此,工程索赔是一种单方的意愿和要求,未经认可,索赔所涉及的追加或赔偿款项,不能直接作为对方付款的凭据。提出索赔的主张和请求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才有可能得到确认。
其三,工程索赔要求未获确认的权利主张,必须依赖证据。工程索赔提出的前提是双方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情况变化、责任承担以及涉及费用增减的数量持有不同认识,一方对另一方提出的签证要求持有异议,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或未履行签证手续。在这种双方认识有分歧的情况下,一方坚持提出自己的主张,而要获得对方的确认,只能依靠确凿、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这也是工程索赔能否成功实现的关键。因此,示范文本在其专列的“36、索赔”条款中明确规定:“当一方向另一方提出索赔时,要有正当索赔理由,且有索赔事件发生时的有效证据。”并在其36.2条款中对索赔期限、索赔通知及程序要求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工程索赔的上述法律特点决定了保存、固定一切能够证明自己具有可获得权益的证据对于通过索赔实现自己的权益至关重要。没有有效的证据,就不可能成功地提出索赔。因此,在承发包合同中,甲方代表和乙方项目经理需要学习掌握证据学的原理,明确索赔的管理责任,并进行搜集、保护、运用各种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工作。
个人是否能够签订建筑工程合同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具备企业法人资格及相关建筑业资质的企业才能担任承包方,个人签订建筑工程合同是无效的。文章还介绍了工程合同纠纷的取证方法,包括需要准备的相关证据和文件。遇到相似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的起诉流程和法律依据。首先介绍了如何起诉,包括写好诉状、到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参加诉讼、不满意一审判决或裁定可提起上诉等步骤。接着介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起诉、管辖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规定。同时,也探讨了装修合同属
建筑工程合同中挂靠人的工程款能否追回的问题。对于已竣工并验收合格的工程项目,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结算;若验收不合格,则需修复后再次验收。如果工程项目未竣工且合同无效,相关各方需立即停止施工并根据实际情况结算。同时,挂靠合同成立生效需满足涉及两方或以上
主体验收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并符合验收标准、质量资料齐全、整改完成、钢筋质量检测合格、施工现场符合生产条件等。同时,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竣工验收需具备特定条件,如完成设计和合同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