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明责任与刑事证明标准的解析
时间:2024-10-05 浏览:3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刑事证明责任及其法律规定
刑事证明责任是指在刑事诉讼中,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确定由谁提供证据进行证明;二是在案件事实真伪不明的情况下,由谁来承担败诉或不利的诉讼后果。
刑事证明责任的法律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9条的规定,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 法条中的"举证责任"一般被认为与"证明责任"具有相同的含义。
- 公诉人负有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罪的责任。要求被追诉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自证其罪是不公平的,也违背了被追诉者"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国际准则。
- 自诉案件中,自诉人作为原告应当对其控诉承担证明责任。
-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有权提出证据或举证,但在无法提供证据的情况下,并不必然承担举证不能的败诉责任。辩护方不承担证明责任。
- 公安机关和法院不承担证明责任。公安机关的侦查行为只是为公诉机关的刑事证明活动做准备,不需要向法院进行证明。法院调取证据是为了依职权查明事实,而不是为了证明。
刑事证明标准及其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是指法律规定的,检察机关和当事人在证明案件事实时需要达到的程度。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证据确实、充分。
刑事证明标准的法律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3条的规定,对于所有案件的判决都要重视证据,重视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而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但有确实、充分的证据的情况下,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的要求包括:
- 定罪量刑的事实必须有证据证明。
- 用于定案的证据必须经过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 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的事实必须排除合理怀疑。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 各个诉讼阶段的证明标准是一致的,但有学者认为,侦查和起诉阶段的证明标准应适度低于判决的证明标准,因为侦查和起诉阶段只是收集和固定证据的关键阶段,最终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需要法院通过进一步举证、质证、辩论来确定。
- 在一些案件中,虽然有相当的证据表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犯罪事实,但全案证据未达到确实、充分的要求,不能确定无疑地认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罪,此时应当疑罪从无,判决被告人无罪。应当反对将案件束之高阁不管或留有余地从轻、减轻判决的做法。
- 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对被告人从重处罚时,必须适用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然而,在量刑方面,如果证据未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不能对被告人从重处罚,应当作出对被告人有利的量刑。
- 证据确实、充分的具体要求是:有证据、属实,并排除一切合理怀疑。需要注意的是,排除一切合理怀疑并不等于排除一切怀疑,证明标准不要求排除一切怀疑,只要能排除一切合理的疑惑即可。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电话录音作为有效证据的法律规定
电话录音作为视听资料证据在民事案件中的法律规定。在合法手段取得且不侵犯他人隐私的情况下,电话录音可以作为有效证据使用。根据相关规定,合法获取的电话录音内容若与案件相关并能证明事实,法院会确认其证明力。但当事人需注意合法获取手段,并准备应对对方可能的异
-
个人债务的法律概念
个人债务的法律概念及具体内容。个人债务包括夫妻一方婚前或婚后单独所负的债务,可基于不同标准分为四类。对于恶意拖欠个人债务的处理,可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供相关证据。根据法律规定,原告应提供债权凭证并承担举证责任,被告如能证明已还款则无需承担
-
关于主张合同约定违约金过高的调整原则
合同履行及解除纠纷中违约金的性质认定及调整原则。因合同签订双方地位不平衡,违约责任的设置可能不平衡。违约金标准衡量需考虑违约损失、合同履行程度和各方过错程度,而不仅仅是数额比例。举证责任应由守约方承担,证明违约金是否过高的客观情况。正确理解和应用《合
-
高度危险作业与环境污染的区别
高度危险作业与环境污染的区别。高度危险作业涉及对周围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工作,如高空、高压等;而环境污染则是超过法定标准的排污或噪声等对环境的污染。前者强调危险性,后者强调影响。两者在举证责任分配上也有不同,受害人对于高度危险作业需要证明损害与加害行
-
产品缺陷销售者的举证责任
-
医疗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
新车交通事故赔偿标准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