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刑的执行机构
一、执行机构的不明确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财产刑由人民法院执行。然而,人民法院内部对财产刑的执行归口部门存在认识不统一的情况,导致执行机构不明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执行机构负责执行民事、行政判决、裁定、调解书,以及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执行庭往往以此规定为依据,认为只执行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中的财产判决,而对其他涉及财产内容的刑事判决不予执行。因此,在执行庭不执行财产刑的情况下,刑事审判庭作为审判业务许,缺乏相应的执行条件和经验,无法有效执行财产刑,导致大量财产刑无法执行。
二、执行庭应统一执行财产刑
为了改变财产刑执行混乱、执行不力的现状,人民法院应统一认识,明确专门执行机构,由执行庭统一办理执行事项。首先,执行庭执行财产刑有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财产刑由人民法院执行,而人民法院组织法明确规定了执行机构负责执行刑事案件判决和裁定中关于财产部分的执行事项。因此,由执行庭执行财产刑是有充分的法律依据的。其次,由执行庭执行刑事财产刑符合司法体制改革的设计。审判权与执行权应由不同的职能部门行使,以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刑事审判庭在审理刑事案件的同时执行财产刑,违背了审执分离的精神。再者,由执行庭统一执行财产刑有利于优化执行资源。执行庭作为专门的执行机构,拥有符合执行条件的人员和丰富的执行经验。执行庭能够统筹案件,处理银行查询、冻结、扣划存款等工作,并充分发挥执行职能,避免资源浪费。
罚金刑的执行
一、罚金刑的提起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判决和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后执行。罚金判决生效后,刑事审判庭制作移送执行通知书,连同判决书、裁定书一并移送执行庭开始执行。
二、罚金刑的执行
执行庭在接到刑事审判庭移送的罚金刑执行通知书后,应审查罚金刑的各类并造册。对于有扣押在案的财产,可以直接折抵罚金;对于没有扣押在案的财产,应制作强制执行罚金通知书,限期交纳罚金。对于无法一次性交纳罚金的,可以分期交纳,并确定分期交纳的方式。如果行为人转移、隐瞒财产,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时,应随时追缴。如果行为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应中止执行,待期满释放后再恢复执行。
三、罚金刑执行的减免
对于因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犯罪分子,可以裁定减少或免除罚金。申请减免罚金的人应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裁定减少或免除应缴纳的罚金数额。
四、罚金刑执行的变通
对于确实没有交纳罚金能力的犯罪分子,可以采取劳动改造的方式进行减免罚金。在刑满释放后的一段期限内,犯罪分子可以到指定的社区参加义务劳动,作为减免罚金的一种变通方式。
五、被害人的先行赔偿权
如果被执行人同时被判处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人民法院在执行罚金时应先行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这体现了刑法保护被害人的立法思想。
六、罚金刑执行的终结
执行庭在罚金刑执行终结后,应制作执行终结通知书,记明执行情况和结果,并将通知书送交刑事审判庭归档附卷,一份给被执行人,一份留执行庭备案。
没收财产刑的执行
一、没收财产的对象
没收财产只能是行为人个人所有的财产,并且应该是行为人判决之前的财产。在执行没收财产前,应事先查清行为人的财产状况,并制作清单移送人民法院。
二、保留生活费用和偿还债务
在执行没收财产时,应为行为人扶养的亲属保留必要的生活费用。同时,合法债务应先行偿还。如果行为人的财产不足以偿还所有债务,人民法院应根据债权人的请求,偿还正当的、合法的债务。
三、执行终结
执行庭在没收财产刑执行终结后,应制作执行终结通知书,记明执行情况和结果,并将通知书送交刑事审判庭归档附卷,一份给行为人,一份留执行庭备案。以上是财产刑的执行机构以及罚金刑和没收财产刑的执行过程。通过统一执行机构、明确执行职责,可以提高财产刑的执行效果,保障社会稳定和法律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