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于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的情况,如果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且具备以下情形之一,将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驾驶人在饮酒或吸食毒品后,仍然驾驶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一人以上重伤的情况。
驾驶人明知自己没有取得合法驾驶资格,却仍然驾驶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一人以上重伤的情况。
驾驶人明知驾驶的机动车辆存在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情况,却仍然驾驶该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一人以上重伤的情况。
驾驶人明知驾驶的机动车辆没有合法的牌证或者已经报废,却仍然驾驶该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一人以上重伤的情况。
驾驶人在明知机动车辆严重超载的情况下,仍然驾驶该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一人以上重伤的情况。
驾驶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故意逃离事故现场的情况。
根据上述规定,对于满足以上构成要件的交通肇事罪犯,将会被定罪并处以相应的刑罚。
交通肇事罪中的举证责任分担问题。对于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举证责任是均等的;而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非机动车或行人的举证责任采取倒置原则。文章还介绍了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
强制医疗的法律依据和审理程序。对于精神病人实施的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公民人身安全,且经法定程序鉴定不负刑事责任但可能继续危害社会的情况,可以采取强制医疗措施。人民法院负责审理和决定,公安机关负责执行。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了审理程序,包括合议庭审判
酒后肇事逃逸的判定标准,包括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后逃离现场的各种情形。对于酒后驾车,根据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处罚力度加大,醉酒驾驶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对于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累犯,处罚更为严厉。
外国人犯罪案件的管辖问题。外国人犯罪的管辖权现由基层人民法院行使。涉及外国人犯罪的批捕、辩护、刑事责任及审理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将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审理涉外刑事案件的结果需要及时通报当地外事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