谅解书撤销事项的研究及法律解析
时间:2024-05-23 浏览:5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国刑事谅解书的法律规定及意义
刑事谅解书的法律依据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对于以下公诉案件,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真诚悔罪,并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的谅解,并且被害人自愿和解,双方当事人可以达成谅解协议:1. 涉及民间纠纷引起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2. 除渎职犯罪以外的过失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过去五年内曾经故意犯罪,那么本章规定的程序不适用于他们。
刑事谅解书的撤回性
由于我国法律对刑事谅解书未作具体规定,因此谅解书一般是可以撤回的。这意味着,一旦达成谅解协议后,如果双方当事人中的任何一方不再愿意继续履行谅解协议,他们可以自行撤回谅解书,并恢复原先的诉讼程序。
刑事谅解书的主要用途
刑事谅解书在刑事诉讼中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人民法院在对涉嫌犯罪的被告人量刑时的一个参考。当被告人对被害人一方进行赔偿后,被害人一方对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表示了谅解。这种谅解书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反映出被告人的悔罪态度和对被害人的补偿行为,从而对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和量刑产生积极的影响。
结语
总之,我国法律对刑事谅解书的具体规定较为简洁,但其意义和用途在刑事诉讼中却非常重要。刑事谅解书作为一种和解方式,旨在通过被告人的悔罪和赔偿行为获得被害人的谅解,以达到修复社会关系和减轻被告人刑事责任的目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谅解书的撤回性使得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撤回协议,因此在达成谅解协议前应慎重考虑各种因素,以避免后续的纠纷和法律风险。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取保候审的重复申请规定
《刑事诉讼法》关于取保候审的重复申请规定。其中符合特定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申请取保候审,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等刑罚、不会造成社会危险性的情形以及特定健康原因等。同时,被取保候审者需遵守相关规定,如不得离开居住地、及时到案等。若违反规定,可能会
-
法院开庭审判的决定及准备工作
法院开庭审判的决定及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送达起诉书副本给被告人、告知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权利、通知相关当事人和证人、通知人民检察院开庭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和相关人员以及公告开庭信息等。所有准备工作应以文字形式记录并附在案卷中,由相关人员
-
离婚案件中的诉讼费用及其负担
离婚案件中的诉讼费用及其负担。涉及受理费、申请费,具体费用标准根据案件性质和涉及的财产情况而定。诉讼费用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
交通事故案件证据清单
交通事故案件中的证据清单,包括各诉讼主体的身份事项和相互关系证据、驾照及年审情况、事故经过及责任划分情况、治疗鉴定情况以及与赔偿有关的相关证据。不同组别的证据清单分别详细列出了各类证据的具体内容和作用,对于交通事故案件的审理具有指导意义。
-
申请回避的方式
-
办案机关有刑诉法117条行为当事人如何处理
-
行政案件延期审理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