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目负责单位根据市场及现有资源情况上报工程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市场需求预测、建设目标及内容、外部条件分析(现有能力、是否具备立即开工条件等)、进度安排、投资额、经济效益分析、撤旧材料等。项目建议书的内容必须经过实地调查后,实事求是地提出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工程项目的立项、设计、批复、考核均以项目建议书为依据。
各建设单位每月25日至月底上报下月项目预算和项目建议书,预算外项目原则上不予审批,企业发展部根据项目建议书对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合理性、投资预算情况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投资额在2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企业发展部审核后报分管总经理同意,向省公司申请立项;2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企业发展部审核后经总经理办公会同意,向省公司申请立项。对于确因市场竞争激烈、效益显著,需要当月审批的预算外项目,项目建议书经市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同意后向省公司申请立项,但项目数不得超过当月正常预算的20%。
项目立项后,由建设单位直接进行设计或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设计人员必须根据项目建议书的内容与项目负责人员一起实地勘察,设计与实际必须相符。设计完成后与实地误差不能超过5%,每超出1个百分点扣除项目负责单位绩效工资100元。
项目设计完成后由项目负责单位进行初审,由分管技术人员和分管领导对预算内的设计和图纸签字后每月20日前报企业发展部,企业发展部根据项目建议书对设计的合理性、取费标准等方面进行审核签批,根据实际情况,企业发展部将安排人员实地核实。审核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批复。如设计不合理或与项目建议书不符的退回项目负责单位,与项目建议书不符的按照第三项进行考核。
工程项目中标后的法律程序管理。包括组建项目部管理班子、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分项分部工程管理的法律程序,如人力资源管理、材料管理、机械设备管理、技术管理和资金管理。此外,文章还涉及了竣工验收和回访保修管理的法律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的监督而出台的相关法规。规定了适用范围、负责机构、监督内容、监督程序、标牌设置、监督措施、信用档案、信息公布、考核、监督机构条件、监督人员条件、辅助人员、岗位考核和培训、监督抽查、违法
建筑劳务分包给个人的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总承包单位不得将工程分包给没有相应资质的个人或单位。建筑劳务分包给个人是无效的,因为个人不具备施工资质。合同无效后,违法所得应依法处理,以保障当事人利益平衡。
开标会议的全过程程序。从开标准备到评标报告和中标候选人的宣布,每个阶段都有详细的说明。包括投标人的签到、身份核验、投标文件的送达和检验、授权代表资格和保证金有效性、拆封投标书、暗标评标、宣读评标结果等多个环节。同时,也强调了开标纪律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