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逮捕和批捕是刑事诉讼中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它们都涉及到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强制措施,但具体的操作和程序有所不同。
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者对社会造成危险,依法剥夺其人身自由并予以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根据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情况下,应当予以逮捕。逮捕的情况包括可能实施新的犯罪、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串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可能自杀或逃跑等。
批准逮捕是指人民检察院同意公安机关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请求。公安机关在侦查中认为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制作提请批准逮捕书,并将案件材料和证据一并报送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时,可以讯问犯罪嫌疑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时,应当认为主要犯罪事实已经查清,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情况下,批准逮捕。
1. 批捕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的请求进行审查批准,而逮捕是指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实施强制措施。
2. 批捕是一个程序工作,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查和决定,而逮捕是侦查机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的侦查部门)的具体操作。
3. 逮捕涉及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实际剥夺人身自由,而批捕是对逮捕请求的审查和决定。
4. 逮捕后可以向办案机关申请取保候审,而批捕决定后,如果判处实刑,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需要到看守所或监狱执行刑罚。
总的来说,逮捕和批捕在刑事诉讼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程序。了解逮捕和批捕的区别对于刑事案件的办理和程序的合法性非常重要。
探监证明格式相关内容。文中介绍了户籍居民到某监狱探望收押人员的证明格式,同时提及了相关刑事知识,包括探监的条件、证件要求以及时间规定。证明中需说明探望人员与收押人员的亲属关系,并承诺遵纪守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规定,只有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能
公安机关提请检察机关逮捕的程序。公安机关在拘留后三日内制作《提请批准逮捕书》,将案卷材料和证据移送检察院审查逮捕申请。检察院按照规定的逮捕条件进行审查,并在七天内作出决定。公安机关对检察院的不批捕决定可要求复议或复核。检察院若发现公安侦查活动违法,应
逮捕的前提条件,包括逮捕令的发布、逮捕的条件、证据要求、变更以及司法实践中的相关情况。逮捕令需通过法律判定有罪后由司法部门或公安机关发布。逮捕的条件是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且有社会危险性。对于特定人群如患重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可
批准逮捕在不同情境和视角下有不同的意义,既不能简单地视为好事还是坏事。对于被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重大的事件,但从法律角度和长远来看是必要的法律程序。检察院批准逮捕后,若满足特定条件,仍然可以取保候审。被批准逮捕后是否能取保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