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逮捕和批捕是刑事诉讼中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它们都涉及到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强制措施,但具体的操作和程序有所不同。
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者对社会造成危险,依法剥夺其人身自由并予以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根据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情况下,应当予以逮捕。逮捕的情况包括可能实施新的犯罪、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串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可能自杀或逃跑等。
批准逮捕是指人民检察院同意公安机关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请求。公安机关在侦查中认为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制作提请批准逮捕书,并将案件材料和证据一并报送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时,可以讯问犯罪嫌疑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时,应当认为主要犯罪事实已经查清,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情况下,批准逮捕。
1. 批捕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的请求进行审查批准,而逮捕是指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实施强制措施。
2. 批捕是一个程序工作,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查和决定,而逮捕是侦查机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的侦查部门)的具体操作。
3. 逮捕涉及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实际剥夺人身自由,而批捕是对逮捕请求的审查和决定。
4. 逮捕后可以向办案机关申请取保候审,而批捕决定后,如果判处实刑,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需要到看守所或监狱执行刑罚。
总的来说,逮捕和批捕在刑事诉讼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程序。了解逮捕和批捕的区别对于刑事案件的办理和程序的合法性非常重要。
刑事案件二审中的庭审和书面审理两种审理方式的区别。庭审需要当事人亲自出席法庭进行口头陈述和辩论,而书面审理则基于书面材料做出判决或裁定。书面审理适用于事实清楚的上诉案件,而部分案件如事实不清、检察院抗诉或涉及死刑案件必须开庭审理。法院会根据具体案件情
盗窃罪的刑事责任。文章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刑法》的相关规定,说明了盗窃罪的三种构成情形:非法占有、秘密窃取和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其中,秘密窃取是区别其他侵犯财产罪的主要标志。文章还指出,多
普通程序轻伤案件的办理时间及其相关程序和法律知识。涉及立案程序的接受和审查,警察办案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刑事拘留、逮捕审查、侦查羁押期限和侦查终结等环节,以及自诉制度等其他相关法律知识。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办理时间没有固定规定,需根据案件实际情
证据不足不批捕的案子的处理方式。人民检察院审查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时,若发现证据不足,将不予批捕并通知公安机关。同时,文章还详述了逮捕的法律规定及审查批准逮捕的程序,包括不同情况下的逮捕条件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