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第22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遵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简记从、减、免)。这意味着预备犯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然而,由于预备犯尚未着手实施犯罪,没有造成犯罪结果,其社会危害性通常较低于“既遂犯”,因此可以对预备犯采取宽大的处罚。这种“可以”的表达方式是授权性法律规范的一种,表示允许和许可的意思,同时也反映了刑事立法的倾向性意见。
尽管刑法使用了“可以”,但可以理解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也是法定的,一般情况下司法机关必须这样处理。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例如行为人准备实施特别严重的犯罪或手段特别恶劣时,才可以不予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这也是法律规定“可以”应有的含义。)
在决定如何处罚时,主要应考虑以下情节:
一是犯罪预备行为是否已经完成;
二是犯罪预备行为本身是否可能导致实施行为造成重大危害结果;
三是犯罪预备行为所反映的行为人主观恶性的大小等。
贪污罪的分类。包括侵吞财物、窃取财物、骗取财物和其他方法等多种形式的贪污行为。其他方法还包括内外勾结、公款私存、利用回扣和合同非法占有公款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间接贪污和占有应交单位的劳务收入等形式的贪污行为,以及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贪污的行为。
五年后再犯赌博罪是否属于累犯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属于累犯。对于赌博罪,如果符合聚众赌博的立案追诉标准,应当以营利为目的并被追究刑事责任。用作赌注的款物、
福利院虐待儿童老人的法律处罚和福利院领养孩子的手续。对于虐待行为,根据相关法律,福利院若虐待儿童老人且情节严重,其主要领导者和直接责任人员将受到刑事处罚。领养孩子方面,收养人需提交一系列证件和证明,包括护照、海外居住证明等,并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
挪用公款罪中营利性活动的认定。根据相关法律解释,挪用公款用于营利活动包括存入银行、集资、购买股票等行为。不同挪用情况有不同的认定标准,涉及挪用时间、是否归还、是否用于非法活动等。明确区分不同情况有助于对挪用公款罪进行恰当的法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