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罚金的相关法律规定和适用条件
时间:2024-06-28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刑事罚金的执行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一、罚金刑执行程序的方式和执行权的主体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的规定,被处罚金的罪犯在期满后未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应当启动强制执行程序强制缴纳。然而,目前对于人民法院如何启动强制执行程序以及执行中可采取何种强制措施等问题缺乏明确的规定。此外,是否适用民事诉讼法关于强制执行的有关规定程序和措施也未作出明确规定。因此,各地法院在罚金刑案件的执行中存在不统一的做法,对罚金刑案件的执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罚金刑的执行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
目前,大多数罚金刑案件要么未启动执行程序,要么启动执行程序后因各种原因未能顺利执行。由于法律未明确规定启动执行程序的执行机构,大多数法院将此类案件交由作出判决的刑事审判庭自行处理。然而,刑事审判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审判,他们往往存在重审理、轻执行的思想。因此,能够执行的罚金刑案件得以执行,而无法执行或执行难度较大的案件则往往成为形同虚设的判决。
三、执行卷宗档案的规范问题
由于缺乏规范统一的机制,罚金刑案件中相当一部分未能建立执行卷宗档案。甚至有些案件连执行笔录都没有,执行工作过程也无从查证。特别是对于需要恢复执行的案件,无法重新启动执行程序,进一步影响了罚金刑案件的执行效果。
四、罚金的收缴工作管理问题
按照法律规定,罚金应当上缴国库。然而,在上缴国库之前,对于罚金的管理规定不够明确,容易导致违规收取现金等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发生。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当加强对刑事罚金执行的规范化管理。首先,应明确人民法院如何启动强制执行程序,并规定执行中可采取的具体强制措施。其次,应明确适用民事诉讼法关于强制执行的有关规定程序和措施,以确保执行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此外,应建立规范统一的执行卷宗档案,确保执行工作的可追溯性和可查证性。最后,应加强对罚金的收缴工作管理,明确罚金的管理流程,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确保罚金依法上缴国库。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解决刑事罚金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罚金刑的执行效果,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判决书罚金刑满后是否可退还
罚金不能退还。 《刑法》第五十二条 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 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4、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
-
刑事罚金的相关法律规定和适用条件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被处罚金的罪犯,期满不缴纳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这一规定明确了行使罚金刑执行权的是人民法院,罪犯逾期未按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缴纳罚金的,由人民法院自动启动执行程序强制缴纳。由人民
-
区分没收财产和罚金刑的法律指导
没收财产适用于危害国家安全罪及情节较重的其他刑事犯罪;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
-
刑事罚金刑如何处理共同财产
法院判处罚金后,对于夫妻共同的财产,人民法院可以执行属于犯罪分子所有的部分,对配偶部分不能执行。第二十四条 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判决缴纳罚金,指定的期限届满,罪犯有缴纳能力而拒不缴纳,
-
被判处罚金期满不交纳该如何处置
-
被判处罚金如何执行,罚金数额怎么计算
-
罚金是否要并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