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丧葬费
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丧葬费按照六个月总额计算。
2. 被扶养人生活费
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被扶养人生活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3. 死亡赔偿金
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死亡赔偿金按照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赔偿权利人可以根据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举证证明其可支配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 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 × 27个月
2. 二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 × 25个月
3. 三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 × 23个月
4. 四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 × 21个月
按月享受伤残津贴(按月支付)
1. 一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 × 90%
2. 二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 × 85%
3. 三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 × 80%
4. 四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 × 75%
(注: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1. 丧葬补助金
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 6个月。
2.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3. 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
配偶=工伤职工生前本人工资 × 40%,其他亲属=工伤职工生前本人工资 × 30%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因工外出时发生事故或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待遇标准
1.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工资。
2. 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
3. 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
4. 职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死亡的规定处理。
以上就是关于国家意外死亡赔偿标准及伤残待遇标准的相关内容,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如果您对上述内容仍有疑问,可以咨询专业律师。
签了赡养协议后不给钱的情况。赡养费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的,子女有抚养教育父母的义务,若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父母可以通过有关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诉讼。赡养费计算考虑了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当地经济水平、被赡养人的实际需求等因素。赡养人应尊重
离婚子女抚养费的标准问题。抚养费数额考虑因素包括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有固定收入的父母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确定抚育费数目,无固定收入的父/母一方则可参照当年收入或同行业年平均收入确定。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
赡养费的法律定义和子女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当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父母有权要求支付赡养费,法院可强制执行。文章还涉及一起赡养费纠纷起诉状的内容,包括原告、被告信息,诉讼请求和事实与理由等。
养老服务机构的权利与程序以及赡养年老父母的义务和条件。养老服务机构在被列入惩戒对象时享有陈述和申辩权,民政部门在惩戒过程中需遵循告知、公告等程序。子女对60周岁以上的父母有赡养义务,应支付赡养费,条件包括父母经济困难或生活不能自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