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工程的规模、性质和业主对监理的要求,监理单位应委派合适的人员担任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是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总负责人,对内向监理单位负责,对外向业主负责。
监理机构的人员构成是监理投标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业主在评标过程中认可的。总监理工程师在组建项目监理机构时,应根据监理大纲和委托监理合同的内容进行组建,并在监理规划和具体实施计划执行中进行及时的调整。
建设工程监理规划是进行工程监理活动的纲领性文件。
监理工作的规范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监理的各项工作应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先后展开。
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由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专家群体共同完成,他们之间严密的职责分工是协调进行监理工作的前提和实现监理目标的重要保证。
在职责分工的基础上,每一项监理工作的具体目标都应是确定的,并规定完成的时间。这样可以通过报表资料对监理工作及其效果进行检查和考核。
建设工程施工完成后,监理单位应在正式验交前组织竣工预验收。在预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与施工单位沟通,并提出整改要求。监理单位应参加业主组织的工程竣工验收,并签署监理单位意见。
建设工程监理工作完成后,监理单位应向业主提交监理档案资料。这些资料应在委托监理合同文件中约定。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监理单位一般应提交设计变更、工程变更资料,监理指令性文件,各种签证资料等档案资料。
项目监理机构应及时进行监理工作总结。首先,向业主提交监理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委托监理合同履行情况概述,监理任务或监理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由业主提供的供监理活动使用的办公用房、车辆、试验设施等的清单,以及说明监理工作终结的说明。其次,向监理单位提交监理工作总结,内容包括监理工作的经验,如采用某种监理技术、方法的经验,采用某种经济措施、组织措施的经验,以及委托监理合同执行方面的经验或如何处理好与业主、承包单位关系的经验等。同时还应提出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
监理合同的有效期定义,以及相关建筑法规定。监理合同有效期从签订之日起至工程竣工移交且监理人获得报酬尾款为止。法律强调建筑工程监理的重要性,规定了监理单位的资质要求、监理内容和权限,以及监理人在工程质量、工期和资金方面的监督责任。若工程设计不符合标准,
建设工程监理实施的前提。首先,需要建设单位的委托和授权,并订立书面委托监理合同,明确监理的范围、内容等。其次,工程监理企业在委托的工程中拥有管理权限,开展管理活动是得到建设单位授权的结果。此外,承建单位需接受并配合工程监理企业的监督管理。最后,还涉及
实验室仪器设施的管理制度。制度旨在确保实验室仪器设施的质量可靠、功能正常,并规定了保管、使用、保养、检修、申请更新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职责。文章还详细说明了精密仪器、玻璃仪器及化验仪器用具和实验设备的管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监理工程师未能到现场时的处理方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理委托合同,监理单位需承担相应处罚措施和赔偿责任。同时,工程监理收红包是否判刑需视具体情况而定。此外,必须实行监理的建设工程主要包括国家重点工程、公用事业工程、大规模住宅区开发等五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