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一般来说,被骗数额达到2000元至5000元,就达到了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不同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对立案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被骗数额较小,没有达到2000元,尚不构成诈骗罪,但仍违反了社会治安,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会被处以5到15日的拘留,并可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但如果诈骗行为累计数额超过2000-5000元,就可以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被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其他法律对此有特别规定,将依照该规定执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因此,一般的诈骗行为不会被没收财产,只有在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会被没收财产。
如果成为经济诈骗的受害者,应前往当地派出所报案,并携带相关证据,以便帮助公安机关及时立案处理。如果公安机关不予立案或处理速度不满意,可以向上级管理部门举报。
受害者也可以直接携带相关证据去法院起诉,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报案可以通过拨打110报警电话或前往最近的公安局办事机构进行,他们不会拒绝接待,并且会将情况归入相应的部门处理。
如果在起诉至法院后,公安机关也立案了,法院的起诉无需撤诉,法院会中止审理。待刑事处理有结果后,法院会继续审理。如果在刑事立案后,民事部分撤诉了,刑事审理时将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只能另案起诉。
综上所述,虽然对于诈骗罪没有立案时限的规定,但是根据法定的追诉时效要求,在追诉时效内才能依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如果您有任何法律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详细的帮助。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两百六十六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两百六十六条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集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刑罚以及认定要素。个人集资诈骗数额达到10万元以上即属追诉标准,单位集资诈骗数额达到10万元以上的也应当立案侦查。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资数额认定及刑罚方面,个人和单位不同数额区间有不同的定
集资诈骗罪的相关刑事责任。随着刑法修正案九的实施,集资诈骗罪的死刑已被取消。该罪行涉及非法集资,扰乱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立案标准包括携带集资款逃跑、挥霍无法返还、违法犯罪活动及其他欺诈行为等,数额达到10万元以上应立案。处罚包括有期徒刑、罚金及没
效力待定合同与可撤销合同的区别。两者在合同有效要件欠缺的性质、效力状态、有权主张并影响效力变化的当事人以及受时间限制方面存在不同。效力待定合同欠缺的是合同当事人主体能力方面的有效要件,而可撤销合同一般只是欠缺意思表示真实的合同生效要件。效力待定合同处
非法集资的法律定义和相关规定。非法集资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涉及欺骗手段非法集资且金额较大的行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立案追诉标准做出了具体规定。根据刑法,非法集资的刑罚根据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不同,处以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