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强意外死亡后发生的两笔死亡赔偿款的性质及分割,存在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死亡赔偿款应当是小强意外死亡后,赔偿义务人依法给予小强近亲属的一种损害赔偿和损失弥补,原则上应该在陈某、黄某和李某间平均分配。
第二种意见认为,死亡赔偿款具有遗产性质,在25万元的赔偿金中,首先应扣除丧葬费支出,剩余的款项和保险赔偿款3万元可参照《继承法》的规定进行分割。因小强随黄某、李某共同生活时间较长,二者尽了主要的抚养义务,投保费用系黄某缴纳,故在分割时应对黄某和李某予以多分。
笔者认为,原告陈某系小强的生母,被告黄某系小强的生父,李某系与小强形成抚养关系的继母,三人作为小强的近亲属,在小强意外死亡后,应成为索赔的权利人和获赔款项的所有权人。但对于小强意外死亡后获赔的两笔赔偿款,其性质和分割应分别对待。
关于市政公司的赔偿款25万元,《调解协议书》系协议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规定,合法有效。《调解协议书》未明确具体的赔偿项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参与调解的工作人员的意见,应当主要包括了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内容,属于对赔偿权利人物质损失与精神抚慰的混合赔偿。
上述综合性赔偿款的分割,首先应扣除实际产生的丧葬费用,剩余部分应根据与死者的生活紧密度和经济依赖度,在权利人间进行适度分配,而非单纯的等额分割。陈某与黄某离婚后小强随黄某生活较长时间,就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抚养关系及生活来源等因素而言,小强日后的收入、供养对二被告的影响较原告而言相对来得更为重要。
但本案中还有一应予考虑的情节,小强溺水死亡时10周岁,事故发生在暑假期间,对于该意外死亡事故的发生,虽然二被告不具备故意的过错,但确属存在一定的监护不足,对于死亡赔偿款的确定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也间接影响了原告的应得利益。故法院在确定双方对该25万元的权属问题上应综合上述因素,酌情予以确定。
关于小强投保的学生意外伤害保险赔偿款3万元,根据《保险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被保险人死亡,没有指定受益人的,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可依法由投保人的继承人继承。
本案中,原、被告系小强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小强生前与二被告共同生活较久,二被告对黄某尽了较多的抚养义务,且保险费由被告缴纳,故在分配该3万元赔偿款时,可适当多分黄某和李某。
保险合同的定义及其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具备有偿性、保障性、有条件的双务性、附和性及射幸合同和最大诚信合同等特征。投保人要取得保险的风险保障需支付保险费,而保险人则需承担保险保障责任。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法律关系,双方属于代理关系,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保险代理人的权益维护依据保险法和新劳动法,离职规定遵循劳动合同法。保险代理人根据保险公司的委托办理业务,报酬以佣金为主,与保险公司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关系。
新《保险法》对保险经营者提出的新要求。保险经营者需完善经营管理,并特别完善签收制度、加强核保工作和售后服务的管理。新法规定了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需提供格式条款并明确说明内容,否则无法证明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此外,保险行业自律改进和监管制度的完善也被强调,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的规定,承揽工程意外死亡的赔偿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个月。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