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涉及一名男子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在一家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的木材加工厂从事锯木工作时发生工伤。由于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该男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后,用人单位不服,将此案诉至法院。
2012年11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区人民法院审理并终审了该案。一审判决原告应支付被告住院伙食补助费315元、护理费1337.18元、交通费100元、生活费7386.3元以及一次性赔偿金137538元,总计146676.48元。
原告开办的木材加工厂未依法登记取得营业执照。被告于2011年8月15日开始在该木材加工厂从事锯木工作,期间还有其他两名员工与其一同工作。2011年9月27日,被告在工作中受伤,被送往医院住院治疗21天,医疗费用共计17083.14元,由原告垫付。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被告的劳动能力被评定为伤残陆级。由于赔偿协商未果,被告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仲裁申请,仲裁结果裁定原告支付被告一次性赔偿金153210元和住院期间伙食费315元。
法院认为,原告开办的木材加工厂属于一家拥有一定固定资产、雇佣工人从事生产活动的营利性组织。根据法律规定,该厂应向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然而,被告未依法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却雇佣工人工作,属于非法用工行为。虽然原、被告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事实用工关系。虽然被告受伤前曾短暂离开岗位,但之后又返回并继续工作,因此原、被告的用工关系并未解除。根据《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第四条的规定,原告应赔偿被告住院期间的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交通费、生活费以及一次性赔偿金,其中生活费包括被告在劳动能力鉴定前进行治疗期间的生活费。根据双方的证据和质证情况,结合本案的实际情况及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法院判决原告需支付被告住院伙食补助费315元、护理费1337.18元、交通费100元、生活费7386.3元以及一次性赔偿金137538元,总计146676.48元。
根据法院的判决结果,原告应支付被告的工伤赔偿金。本案中,由于被告在工作期间受伤,原告作为非法用工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法院依法判决了赔偿金额。
伤残赔偿金的计算方式和申请流程。首先介绍了申请社保工伤赔偿金的时间流程和所需材料,然后详细解释了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标准、计算期限和多等级伤残的计算方法。文章还提到了采取定型化赔偿方式的原因以及计算标准的变化等细节。最后,在确定伤残赔偿金时,考虑了丧失劳
手部轻伤的鉴定标准,分为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轻伤一级包括手功能丧失达一手功能16%以上、拇指等指离断或缺失等条件。轻伤二级则包括手功能丧失较少、指节离断或缺失较轻等条件。文章提供了详细的鉴定标准,以便对手部轻伤进行准确鉴定和评估。
工伤鉴定程序中是否需要本人参与的问题,并详细说明了伤残评定的程序、所需材料、伤残等级与赔偿金计算、赔偿要求以及伤残鉴定的定义和目的。当事人在对伤残评定不满意时,可以向劳动部门提出重新评定申请。申请时需携带相关材料,如身份证、病历、片子等。伤残等级的计
上诉人因参与公司组织的九华山祭拜活动而受伤,但被认为不属于工伤认定的具体行政行为,上诉人请求撤销原判并重新作出工伤认定的案件。上诉人认为前往九华山祭拜是听从领导指示和安排的公司行为,属于因工外出,应认定为工伤。提供的证据包括证人证言、工伤调查笔录、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