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程建筑 > 建筑工程施工 > 工程施工竣工验收 > 工程竣工验收要经过的程序有哪些

工程竣工验收要经过的程序有哪些

时间:2025-01-10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276
当在竣工验收过程中发现一般需整改质量问题,验收小组可形成初步验收意见,填写有关表格,有关人员签字,但建设单位不加盖公章。

工程竣工验收程序

1、竣工验收小组组长主持竣工验收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程竣工验收应由竣工验收小组组长主持进行。

2、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察单位书面汇报

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察单位应分别向竣工验收小组书面汇报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状况、合同履约情况以及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

3、验收组分为三部分进行检查验收

竣工验收小组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检查验收工作,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法律和标准的要求。

相关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有关内容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规定,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建筑工程安全标准的要求,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如果国家的建筑工程安全标准不能满足建筑安全的要求,应及时进行修订。

建筑工程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国家对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建筑单位可以根据自愿原则向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申请质量体系认证。通过认证的单位将获得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建设单位和建筑设计单位的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建设单位不得要求建筑设计单位或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设计或施工作业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以降低工程质量。建筑设计单位和建筑施工企业应拒绝建设单位提出的降低工程质量的要求。

建筑工程总承包和分包责任

如果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工程质量由工程总承包单位负责。如果工程总承包单位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分包单位应承担与分包工程质量相关的连带责任,并接受工程总承包单位的质量管理。

勘察、设计单位的责任

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必须对其勘察、设计的质量负责。勘察、设计文件应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勘察、设计技术规范和合同的约定。设计文件中选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必须注明其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并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要求。

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

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不得偷工减料。工程设计的修改应由原设计单位负责,建筑施工企业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

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检验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进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

建筑物质量保证

建筑物在合理使用寿命内,必须确保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的质量,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开工前准备工作

    工程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基础部分施工、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外脚手架的搭设等方面的内容。开工前需进行图纸会审和专项安全方案的编制,配备相关工具书和规范书集,并搭建临时围墙和工地大门等。基础部分需注意基础开挖前的复核和基坑临边围护,基础开挖后的人行通道和

  • 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及程序。验收包括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单位工程是独立施工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分部工程按专业性质和建筑部位划分;分项工程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等划分;检验批是按同一生产条件或规定方式汇总的检

  • 市政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制定目的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制定目的及其重要性。该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旨在加强质量管理、规范施工质量的检验与验收流程,确保工程质量。施工现场应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并遵循施工质量控制要求。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市政基础

  • 工程施工合同

    工程施工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承包范围及方式、合同工期、质量标准与验收以及工程款支付方式等。其中详细说明了工程概况中的工程名称、地点等内容,以及合同工期中可能出现的实际竣工日期纠纷处理方式,质量标准的达标要求和验收流程,以及工程款的支付方式。

  • 怎么样确定建设工程的开工、竣工时间
  •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程序
  • 工程竣工验收要经过的程序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