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某应聘到当地一家箱包厂打工时,左臂被机器轧伤,经鉴定构成十级伤残,箱包厂支付了贾某住院期间的医疗费。伤愈后,经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调解书约定:“箱包厂除已支付贾某的医疗费外,再一次性给予其伤残补助费、护理费等总计5.5万元,厂方今后不再承担任何责任。”协议履行不久,贾某认为一次性赔偿数额偏低。随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撤销上述协议。法院审理后认为,贾某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伤残事故,本应按雇佣纠纷处理。但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双方达成了赔偿协议。尽管协议的赔偿标准比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低,但难以认定显失公平,遂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对于劳动者工作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两套赔偿标准,即在劳动关系中适用工伤赔偿标准,在雇佣关系中适用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但按工伤标准计算的理赔额明显要低于人身损害赔偿标准。既然本案双方当事人属于雇佣关系,本应按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计算赔偿额,但由于双方在调委会的主持下达成了协议,根据民法“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对自己的权利享有处分权,只要处分过程中不存在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等情形,有关协议就不应轻易被撤销。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起诉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调解协议,或者请求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有责任对自己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提供证据予以证明。本案中,原告对自己的主张未能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故其诉求未获法院支持。
《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中的档案销毁和涂改、伪造等行为的处理。规定明确,擅自销毁档案的行为将受到记过、记大过、降级或开除等处分;涂改、伪造档案的行为也将受到相应处分。目的是维护档案管理的秩序和确保档案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医疗纠纷赔偿不满意的处理方式,包括和解、调解和诉讼三个途径。和解需在平等自愿基础上协商,注意遵循法律法规;调解可请求卫生行政部门介入,调解结果需双方自愿接受;诉讼前可鉴定医疗事故或医疗过错,举证责任和案由选择有规定,已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仍可提起诉讼。
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的产生方式,包括村民、居民委员会和企事业单位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的推选产生。文章还介绍了民事调解书的组成要素,包括标题、诉讼参与人身份、案由、事实、理由、协议内容、文书效力、署名和印章等。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为三年,可以连选连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过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时需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损害程度。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确认赔偿金额。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