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误工费的确定需要考虑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应当根据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进行确定。如果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那么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对于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情况,误工费应当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进行计算。为了确定实际减少的收入,受害人可以要求单位出具当事人的收入证明。
对于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情况,误工费应当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进行计算。如果受害人无法提供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证明,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进行计算。
除了以上情况外,还可能存在其他情况需要考虑误工费的确定。具体的法律依据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进行确定。
民事诉讼中的反诉庭审程序及其要件。反诉是民事诉讼中独有的程序,只要反诉请求的标的不属于其他法院专属管辖,审理本诉的法院可受理。反诉一般应在答辩过程中提出,最迟在一审法院庭审辩论结束后提出。反诉的要件包括符合民诉法起诉的条件以及其他条件,如反诉只能向受
我国民事诉讼中在二审期间是否允许提出管辖权异议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原则上不允许在二审期间提出管辖权异议,但涉及到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特殊情况例外。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异议并应诉答辩,法院将认定受诉法院具有管辖权。但需注意,此原则不适用于违反级别
医疗过错参与度的评定方法及等级。医疗过错参与度是在医疗损害赔偿民事诉讼中,分析医疗损害结果与医疗过错行为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科学诉讼活动。根据医疗过错的不同参与度,可分为100%、75%、50%、25%和0%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因果关系描述。确
被告在诉讼中的权利与义务。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无权主动提起诉讼请求,但可以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进行答辩和反驳。被告需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包含详细信息。在法庭辩论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需针对原告的发言提出意见和辩解。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