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 > 土地占用引发国家赔偿:标准与实务解析

土地占用引发国家赔偿:标准与实务解析

时间:2024-08-11 浏览:7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4030

田地占用的国家赔偿标准及其他赔偿标准

一、田地占用国家赔偿标准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按照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计算。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所需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每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然而,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二、其他国家赔偿标准

1、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2、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根据以下规定计算:

(一) 造成身体伤害的,应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赔偿。每日的误工减少收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但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

(二) 造成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支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康复费等残疾所需费用,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国家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但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还应支付生活费。

(三) 造成死亡的,应支付死亡赔偿金和丧葬费,总额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于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支付生活费。

3、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4、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一) 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应返还财产。

(二) 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应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若造成财产损坏或灭失,应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三) 应返还的财产损坏的,应恢复原状,若不能恢复原状,应根据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四) 应返还的财产灭失的,应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五) 财产已拍卖或变卖的,应支付拍卖或变卖所得的价款。若变卖的价款明显低于财产价值,应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六) 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应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支出。

(七) 返还执行的罚款或罚金、追缴或没收的金钱,解除冻结的存款或汇款的,应支付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八) 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应根据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三、农田征用

土地征收是指政府依法改变土地所有制的一项措施,也称为土地征用。所征收的土地除了归公有外,其余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了土地征收的范围,包括祠堂、庙宇、寺院、教堂、学校和团体在农村中的土地及其他公地,工商业者在农村的土地,某些因从事其他职业或缺乏劳动力而出租小量土地者,经省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某些特殊地区富农出租土地的一部或全部,以及半地主式富农出租超过自耕和雇人耕种土地数量的土地。

以上是关于田地占用国家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在土地征收过程中,若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您可以准备相关资料向行政机关提出赔偿申请。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手心律师网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确认干部身份

    干部身份的确认问题。干部身份在中国仍然存在并涉及到职称认定、工龄审核等方面。干部身份的确认涉及不同情况,包括统招的中专生、大专生和本科生,以及非统招类的毕业生等。要明确身份需要办理相应的手续,例如通过人事组织部门办理干部吸收和录用手续等。此外,买断工

  • 协商解决

    解决纠纷的四种途径:协商解决、调解解决、仲裁解决和诉讼解决。其中,协商和调解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而仲裁和诉讼则具有。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同时,提到了相关法律条款作为参考。

  • 书记员的司法行政地位

    书记员在我国司法体系中的行政地位和法律定位。书记员是人民法院的行政工作人员,负责法庭审理记录等审判辅助事务,其职责受到相关法律的明确规定。担任书记员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包括国籍、拥护宪法、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等。同时,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曾被开除

  • 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法庭录音的合法性问题,指出在我国一般情况下法庭不公开录音,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案件不公开审理时录音不合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如哄闹、冲击法庭、侮辱司法工作人员等,并强调了对这些行为的处罚措施。

  • 审监庭调解、和解工作经验总结
  • 合同因不可抗力损失要求赔偿的法律问题
  • 民事经济追溯期限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