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程建筑 > 建筑工程安全 >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 怎么申请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单位的资质证书

怎么申请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单位的资质证书

时间:2024-01-31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448
法律咨询:申请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单位的资质证书程序

建设工程勘察和设计单位资质管理规定

申请资质证书的程序

根据1997年12月23日建设部发布的《建设工程勘察和设计单位资质管理规定》,申请资质证书的程序如下:

(一)申请甲、乙级资质,需按照以下步骤办理:

  1. 首先,根据隶属关系,向国务院有关专业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初审和核实;
  2. 然后,将初审和核实结果报送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3. 最后,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与相关专业部门商议后进行审批并发放证书。

其中,地方所属单位的建筑工程设计院乙级资质和工程勘察乙级资质需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查批准,并向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进行指标控制。

(二)申请丙、丁级资质,需按照以下步骤办理:

  1. 首先,由单位所在地地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初审;
  2. 然后,将初审结果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发放证书;
  3. 同时,抄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专业部门备案。

需要注意的是,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向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上报所属勘察设计单位的申请和备案材料时,还需抄报所在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而所在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则应对其资质审查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对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而言,取得正式证书两年后,若达到高一级别的行业分级标准条件,可申请高一级别的临时证书,从而承担高一级别的勘察设计业务。在承担项目数量达到升级规定条件后,发证部门将核发正式证书。申请高一级别临时证书和核定正式证书的程序可按照本规定第十五条进行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相关规定

建筑工程监理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规定,建筑工程监理的相关内容如下:

第三十一条规定了实行监理的建筑工程必须由建设单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工程监理单位进行监理,并要求建设单位与其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签订书面委托监理合同。

第三十二条规定了建筑工程监理应根据法律、行政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要求,代表建设单位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进行监督。

工程监理人员在发现工程施工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时,有权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改正。

工程监理人员发现工程设计不符合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或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时,应当向建设单位报告,并要求设计单位进行改正。

第三十三条规定了在实施建筑工程监理前,建设单位应当书面通知被监理的建筑施工企业,告知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监理的内容和监理权限。

第三十四条规定了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监理范围内承担工程监理业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的内容,其中甲方和乙方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被详细阐述。甲方需严格执行国家安全法规,提供必要资料,协助乙方了解安全规章制度等。乙方则需遵守甲方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全面负责施工安全,建立安全体系和制度,配置专职安全员,并落实教育培训等。

  • 建设单位风险提示

    建设单位在审查承包人主体资格时应该注意的风险点,包括企业形式、建筑企业资质和是否存在挂靠情况。同时,文章还涉及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的内容,包括施工项目的详细描述、甲乙方权利责任义务等。

  •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资料的要求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资料的要求,包括主体结构技术质量试验资料、原材料试验和预制件质量资料、工程总体质量综合试验资料和隐蔽工程验收单等方面。这些资料确保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使用功能和整体质量,并直接影响单位工程的质量等级评定和日后的维修、加固、改造等。

  • 建设工程承包合同

    学校厕所工程的承包合同。甲方将工程承包给乙方,双方明确了施工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合同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建筑地点、承包方式、工程造价、工程建筑要求、甲方权利与义务以及乙方责任等。合同还规定了争议解决方式和合同份数。

  • XXXXX桥工程总结报告
  • 工程合同一般包括什么合同
  • 项目建设的参与者有哪些
建筑工程安全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