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索赔依据

时间:2023-11-07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491
根据《民法通则》、《合同法》以及《全民所有制建筑安装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办法》等都有涉及工程索赔的条款,可以作为推行工程索赔的法律依据。详细内容请阅读下文。

建筑工程索赔的法律依据

一、民法通则的规定

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公民和法人违反合同或不履行其他义务时,应承担民事责任。这种民事责任是根据法律规定在民事上应负的给付义务。民事责任包括一般民事义务和侵权行为或债务不履行所导致的赔偿义务。根据民事责任原则,根据《民法通则》第111条和第112条的规定,当一方违反合同义务或造成损失时,另一方有权要求履行、采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相应的赔偿。

二、合同法的规定

根据《合同法》第107条至114条的规定,当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发包人的过错导致建筑企业遭受损失时,建筑企业可以依据这些条款向发包人要求支付违约金和赔偿金。此类要求即为索赔。此外,《合同法》第286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对其“优先受偿权”的司法解释,为建筑企业的索赔提供了法律支持。

三、国家相关规定

根据国家建设部、国家体改委和国务院经贸办发布的《全民所有制建筑安装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办法》第34条的规定,应建立工程索赔制度,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该办法的第6条规定,对于建设资金不足、物资供应短缺的工程,企业有权根据合同规定追究违约责任,并有权调整施工进度。第7条规定,工程的承包价格应由企业与工程发包单位根据公平、合理原则通过投标竞争在工程承包合同中规定。在工程施工中,如发生工程量变化、设计变更等情况,企业有权要求按照相关规定调整预算和决算。上述条款也可作为建筑企业向发包人要求索赔的依据。通过以上法律规定和相关条款的支持,建筑企业可以依法要求发包人采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改变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

    关于安全生产中人员必须持有相应资格方可上岗的问题,提出改变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做好科研合作,加强风险评估和重点管理,编制安全措施并执行科学程序。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严格执行“五定”原则,确保安全生产。

  • 甲方(总包方):审查承包人主体资格

    甲方在审查承包人主体资格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包括企业形式、建筑企业资质和是否存在挂靠情况。同时还阐述了乙方作为劳务承包方在施工中需要承担的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包括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等。

  • 农村建筑事故的责任主体认定和责任划分

    农村建筑事故的责任主体认定和责任划分问题。建筑事故是发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农村建筑事故处理困难,主要是因为建筑商多为个体户,缺乏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指出,农村建筑事故的认定和管理目前缺乏具体法律规定,需要根据案件情况综合判断处理

  • 施工安全总结报告

    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和检查工作的情况。成立了以山群副局长为组长的检查领导机构,并对在建公共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和住宅工程进行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防范事故工作、应急管理等方面。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如建筑材料乱堆乱放、安

  • 照明电路敷设要符合规程
  •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协议
  •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及内容
建筑工程安全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