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工程因发包人的原因而中途停建或缓建,发包人有责任采取措施来弥补或减少承包人因此而遭受的损失和实际费用,包括停工、窝工、倒运、机械设备调迁、材料和构件积压等。
如果工程停工或窝工,承包人可以要求发包人赔偿工人的工资损失,以及由于工人生产效率降低而导致的损失。此外,还包括膳食补贴、工器具费用、各种管理费等相关人工费用的损失。
如果工程因发包人原因而导致工期延误,承包人可以要求发包人赔偿由于材料价格上涨而产生的差价损失等。
如果工程因发包人原因而导致相关机械停工,承包人可以要求发包人赔偿由此产生的损失,包括转移搬运带来的费用等。
如果工程因发包人原因而导致工期延误,承包人可以要求发包人赔偿工地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费用。
如果工程因发包人原因而导致工期延误,承包人可以要求发包人赔偿由物价上涨带来的差价费用,包括工人工资上涨、机械租赁费用上涨、材料费用上涨等。
需要注意的是,只要承包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工程停工是由于发包人的原因,承包人就有权要求发包人赔偿。具体能够要求赔偿哪些费用以及赔偿金额的多少,需要承包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出。
关于建筑法中分包工程的法律咨询问题,指出无论是非专业分包还是专业分包都需要发包人同意。文章引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相关规定,强调了发包单位、承包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在建筑工程中的责任和义务,包括遵守法律、资质要求、不得违法分包、转包以及避免索贿、
建设工程合同中存在的多种不对等问题及其影响。包括招标文件内容设置的不对等、合同担保的不对等、合同违约条款设置的不对等、合同时间条款约定不详细、合同用语不规范或漏项以及合同计价方式设置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合同主体责任权利关系的不平衡,影响
转包合同的法律性质与结算工程款的问题。转包合同是承包人之间签订的一种合同,实质为承包权的转让行为。文章主要讨论了转包合同无效后,涉及发包人、承包人和转承包人三方主体在工程款结算方面的关系。文章指出,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三方权益,采取
建筑工程施工中工人受伤的赔偿责任问题。工人受伤后可以向实际施工人、分包人和发包人追偿。如果实际施工人无力或拒绝赔偿,受伤的工人还可以向其他相关方追偿。赔偿责任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谁有经济能力,谁就应承担赔偿责任。工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争取最大的赔偿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