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民事侵权精神赔偿 > 精神损害赔偿的界定与范围

精神损害赔偿的界定与范围

时间:2024-06-28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5581

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及扩展

1. 保护人身权和人格利益

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指的是在何种侵权损害情形下可以获得精神赔偿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解释》,我国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已经从原先的保护部分人身权和人格权扩展为保护人身权和人格利益。这一具体准确的界定使得我国法律对精神损害赔偿范围有了明确规定。

2. 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的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3月8日颁布的法释[2001]7号《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解释》,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以下四种情形:

一)侵害他人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身自由权等人格权,给他人造成精神损害的;

二)侵犯监护身份权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给监护人造成精神损害的;

三)侵害死者人格权或非法利用、侵害遗体、遗骨给死者近亲属造成精神损害的;

四)灭失或毁损他人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而造成精神损害。

3. 婚姻法的规定

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成员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这里的损害赔偿既包括物质损害赔偿,也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只有符合以上范围情形的当事人才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反之,不符合以上范围情形的则不得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环境侵权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行性

    环境侵害中的精神损害问题,包括其定义、赔偿方式和确定赔偿的因素。文章指出精神损害包括愤怒、恐惧等情绪,赔偿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等。确定赔偿时,应综合考虑侵害人及受害人的各种因素。尽管我国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法律法规较少,但随着法治建设

  • 侮辱罪是否能提精神损害赔偿

    侮辱罪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被侮辱罪的被害人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因素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当侵权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时,法院可判决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数额的确定涉及多个因素,如侵权人的过错程度、行为方式、造

  • 行政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行政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当行政机关等侵犯受害人的人身权并造成严重后果时,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赔偿义务机关需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 离婚损害赔偿与夫妻间侵权损害赔偿

    离婚损害赔偿和夫妻侵权损害赔偿在我国婚姻法中有所区别。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因夫妻一方的严重过错行为导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夫妻侵权损害赔偿是指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过错侵害对方的人身、财产权利而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由于离婚损害赔偿的

  • 诽谤他人的赔偿标准
  • 解析职业病赔偿流程指南
  • 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方式与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