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投资保险时,需要理解保险条款中约定的意外身故保险。具体而言,猝死是否属于意外死亡还是病理性死亡,是一个争议的焦点。
2004年9月初,周某的丈夫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份“千里马”两全保险(分红型)B型的保险合同。该保险合同规定,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并在意外伤害发生后180天内身故,保险公司将支付两倍的基本保险金。意外伤害的定义为: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客观事件,以此为直接且单独原因导致被保险人身体受到剧烈伤害或事故。
然而,2007年10月1日,周某的丈夫突然死亡,经过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的鉴定,确认为猝死。周某等家属要求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支付保险金,但保险公司仅按照疾病死亡支付了保险金,未按照意外死亡支付双倍保险金。
周某于2007年11月向法院起诉保险公司,声称其丈夫购买的保险合同约定了意外身故保险,因此应该按照基本保险金的两倍进行赔偿。周某提供了其丈夫单位出具的相关证明,证明其丈夫生前身体健康,从不看病。
保险公司辩称保险合同明确约定,意外伤害必须是外来的,而猝死属于因疾病死亡。他们还引用了法医学词典和协和医学词典对猝死的解释,以证明其立场。
法院审理后认为,周某的丈夫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合法有效。然而,根据法医学上的鉴定,其丈夫的死亡属于猝死,并非保险合同约定的“遭受意外伤害”而死亡。因此,法院判决不支持周某的诉讼请求。
意外伤害保险的赔偿标准,包括突发急性病身故、意外身故或残疾、意外烧伤的赔偿规定,以及因意外伤害治疗产生的相关费用的赔偿。这些费用包括治疗费、检查费、手术费、药费、护理费、床位费、输血材料费及其他必要费用。此外,还涉及因意外伤害发生的其他相关费用,如交
六安意外伤害保险的九级伤残赔偿标准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赔偿金额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工伤前两个月的平均月收入计算,同时还考虑了户口性质、责任归属和年龄等因素。此外,还介绍了十级伤残的赔偿标准和工伤认定程序。整体赔偿金额大约可能在二十万左
近日,维扬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保险纠纷案的审判结果。案件中,一位57岁的老方在2009年投保了8万元的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和8000元的附加团体意外伤害医疗保险,保期为1年。不到半年后,老方遭遇车祸,脾脏破裂导致8级伤残,对方负主要责任并赔偿了他8万元。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赔偿范围包括死亡给付和残疾给付。死亡给付是指被保险人因意外事故导致死亡时,保险公司给付的保险金。残疾给付是指被保险人因意外事故导致身体残疾时,保险公司给付的保险金。残疾包括永久性残缺和器官功能丧失。此外,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还可以附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