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终止是指继续性合同的一方当事人通过意思表示,将合同的效力消灭于将来的行为。而合同解除是指一方当事人通过意思表示,将合同的效力消灭于过去的行为。
合同终止适用于继续性合同,而合同解除适用于非继续性合同。
合同终止具有将来消灭的效力,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因此不能产生恢复原状的法律后果。而合同解除具有既往消灭的效力,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因而对已履行的合同将产生恢复原状的后果。
合同终止的发生条件可以根据合同种类的不同而各异,而合同解除的发生条件一般为不可抗力及债务不履行的各种情形。
我国合同法没有明确规定合同终止的概念和相关规定,只有合同解除的规定。因此,合同解除适用于所有合同。当合同解除适用于继续性合同时,可以表现为合同终止的一些法律特征,但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也不产生恢复原状的法律后果。可以说,我国合同法中的合同解除包含了合同终止,二者之间存在种属关系,合同解除可以代替合同终止,但合同终止不能代替合同解除来使用。
责任编辑:顾叶
合同解除方式的分类,包括协议解除和法定解除。协议解除是通过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可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法定解除则是根据法律规定,在一定情形下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如不可抗力、违约等情形。
合同解除后的赔偿损失范围,包括可得利益的赔偿标准和赔偿规则等内容。当事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或应当预见到的损失。赔偿应当遵循补偿受害人的损失的原则,并适用损益相抵规则。赔偿范围包括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和因合同解除产生
关于解除租赁合同通知期限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合同解除的约定和法定情形、解除权的行使等。同时,也介绍了租赁合同的特征,如诺成、有偿、双务合同,特定的非消耗物作为标的物,转移财产使用权等。
合同违约的法律责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定金责任和违约金责任等五个方面。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以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如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同时,也明确了定金和违约金在合同违约情况下的责任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