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最近发布了一份名为《关于确定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指导意见》的文件,该文件在司法实践中提供了一些有关常见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问题的指导,以便更好地适用于相关案件。
根据《指导意见》第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确定侵权赔偿数额时应当全面且充分地弥补原告因被侵权而遭受的损失,这体现了全面赔偿原则。
在原告诉讼请求的范围内,如果有证据表明被告通过侵权行为获得的利益超过了原告的实际损失,那么可以将被告的侵权所得作为赔偿数额。
确定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主要方法包括:
对于权利人的实际损失和侵权人的违法所得,可以通过充分的证据和市场规律的运用,在具体案件情况下进行基本查明和确定赔偿数额,而不是直接适用法定赔偿方法。《指导意见》对于“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的违法所得”和“法定赔偿”都有具体的规定。
《指导意见》还明确规定,如果在二审诉讼期间原告的损失扩大需要纳入赔偿范围时,二审法院应当对赔偿数额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法院可以重新作出关于赔偿数额的判决。
酒后驾车肇事的民事责任问题。文章介绍了酒驾的法律禁止性规定和事故后的民事赔偿处理依据,包括受害人的赔偿内容、精神损害赔偿以及赔偿范围的具体内容。酒后驾车事故的精神损失费计算中,侵权人的过错是重要参考因素。
学校在学生自残事件中的法律责任问题。一般情况下,学校不承担学生自残行为的责任。对于学生在学校受到的人身损害,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同时,在上海,公平原则也被应用于学生伤害事故赔偿责任的情况。即使学校没有责任,在特定情况下,法院
环境侵权案件中的关联性证明问题。被侵权人需提供证据证明环境污染与造成的人身损害存在关联性。侵权责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的法律后果,形式多样。最新法规明确了环境侵权案件中关联性证明的举证责任,要求行为人承担举证责任来证明不存在因果关系等情形才可免除责任
产品质量的责任承担问题,包括生产者和销售者的无过错责任、《产品质量法》与委托加工产品的区别,以及委托加工产品的法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生产者和销售者需承担无过错责任,受害人可选择起诉生产者和销售者。委托加工产品在法律上属于合同法领域,其质量责任主要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