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辖权确定的依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合同纠纷的诉讼应由被告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有两个以上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如果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民法通则》第八十八条的规定,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履行地点,给付货币的应在接受给付一方的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应在履行义务一方的所在地履行。
根据《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如果不能达成补充协议,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
根据《合同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如果当事人就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照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适用以下规定:
二、法院管辖处理工程纠纷应注意的问题
在处理工程纠纷时,法院应注意以下问题:
建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订立时约定纠纷受理机关或在发生纠纷后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或仲裁机关审理案件,以便迅速处理纠纷。
当事人协议选择管辖法院时,不得违反《民事诉讼法》对级别管辖的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2年7月14日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诉讼,如果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此,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未实际履行而发生纠纷时,法院管辖有特殊规定。当然,如果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当事人协议选择仲裁处理纠纷,则不会出现类似问题,因为约定的仲裁委员会可以处理纠纷。
根据《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政策性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按照不动产纠纷确定管辖。因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应按照不动产纠纷确定管辖。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因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适用专属管辖,即由建设工程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合同纠纷的管辖权问题,根据不同的合同性质和当事人住所地确定管辖法院。同时,详细阐述了不同合同类型的履行地确定方法。另外,还讨论了书面合同中的协议管辖条款和选择管辖协议的有效性,以及特殊合同纠纷的管辖权问题,如保险合同纠纷、产品质量不合格引起的诉讼和铁
买卖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和买卖合同的管辖法院选择的相关问题。首先介绍了买卖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的选择条件,包括协议管辖的范围、协议选择管辖的法院范围、协议管辖的限制等。然后介绍了合同纠纷的管辖原则,包括商品合同纠纷管辖权确定和各类合同纠纷的地域管辖规定等。
行政诉讼中的共同地域管辖情况。包括经过复议的案件、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以及不动产涉及到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辖的情况。同时,文章还涉及各级法院的管辖范围和行政案件的管辖原则。在多个法院有管辖权时,原告有权选择其中一个法院提起诉讼
建设工程承包人的责任,包括按时进入施工现场、接受发包人监督、确保建设工程质量达到合同约定标准和催告未付款的发包人等方面。承包人需完成开工前的准备工作,遵守合同约定,如因施工原因造成质量问题需承担相应责任。若发包人未按期付款,承包人有权催告并采取措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