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 > 为帮父多得赔偿 伪造证据被罚

为帮父多得赔偿 伪造证据被罚

时间:2024-04-24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6394

  为多得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款,担任公司法人的儿子竟利用职务之便,帮父亲伪造劳动合同、收入证明。法院最终对当事人作出罚款3000元的决定。

  法官提醒:伪造证据情节严重或追究刑事责任

  为多得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款,担任公司法人的儿子竟利用职务之便,帮父亲伪造劳动合同、收入证明。法院最终对当事人作出罚款3000元的决定。承办法官说,在民事诉讼案件中,有事主为了减少经济支出或增加赔偿金额,往往会伪造证据。法官提醒,在民事诉讼中对方向法院递交伪造的证据,属于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情节严重还可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证明求多赔钱

  今年1月,王某就去年5月发生的交通事故到市第三人民法院起诉肇事司机、车主、保险公司,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其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50多万元。起诉时,王某提交与东莞市某塑胶有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公司盖章的收入证明、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以证明自己在东莞生活居住一年以上且有稳定收入,主张残疾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按照城镇标准计算。

  法官在查阅卷宗时找到了该公司的员工工资表、工资证明,但发现并没有王某的任何入职或收入记录。法官走访一部分原该公司的工人,他们都确认王某没在公司工作过。法官再深入调查,发现该公司最后一任法人代表竟是王某的儿子。

  法官认定,王某提交的劳动合同、收入证明、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都属于伪造证据。最终法院作出罚款决定,对王某处以3000元罚款。

  伪造证据情节严重可追究刑事责任

  承办案件的法官介绍,在现实案例中,面对利益,一些当事人虚报自己居住、工作情况,甚至伪造证据,以求获得更多赔偿。

  法官提醒,在民事诉讼中对方向法院递交伪造的证据,是属于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可按照法律追究其责任。

  不过,在民事诉讼中,由于处罚较轻,伪造证据的行为越来越频发。法官说,主要是受利益驱使,为达到胜诉目的,实现其依正当诉讼手段无法取得的非法利益。法官认为,《民事诉讼法》对妨害司法的行为处罚过轻,《刑法》对民事诉讼活动中当事人本人作伪证没有处罚条款。此外,法院审查伪证的难度大,处罚困难。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发放工资记录确认劳动关系

    发放工资记录在确认劳动关系中的作用。通过介绍劳动关系确认的条件和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说明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如何成立,以及工资记录的重要性。文章详细阐述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不同依据、适用法律、主体资格、关系性质以及工作实施和责任承

  •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变更及手续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变更流程及所需手续。变更投保人需经过原、新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同意,并提供相关文件。对于因原投保人身故等原因变更的,还需提供死亡证明等文件。更正信息时需投保人本人签字。涉及投保人保障责任的险种变更时需填写健康告知书。部分信息变更可通过

  •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特别是在个人承包经营中的劳动关系问题。合法的承包关系中,承包人与所雇劳动者之间是独立的用工关系,与发包人之间并无劳动关系。但如果承包人原系发包人单位职工,则承包行为是双方履行劳动合同的特殊方式,双方劳动关系依然存续。判断劳动

  • 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关系认定的规定。劳动关系的建立需通过书面劳动合同,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在用工一个月内订立。同时,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即使没有书面合同,满足一定条件如主体资格、劳动规章制度适用等,劳动关系仍然成立。

  • 60岁员工签劳务合同的法律依据
  • 私人家教的劳动关系问题
  • 伤残补偿金是否属于遗产继承范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