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其他特殊侵权 > 法律规定对紧急避险的界定

法律规定对紧急避险的界定

时间:2024-05-18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6632

紧急避险过当行为的犯罪性质

紧急避险过当是指在紧急情况下,行为人采取的避险行为超过了必要限度,导致了不应有的损害或危害。这种行为从有利于社会转变为有害于社会,因此其性质由合法行为转变为违法行为,并且属于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紧急避险过当的犯罪形态

在我国刑法中,并没有将紧急避险过当作为独立的罪名,而是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紧急避险过当造成的损害主要表现为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及犯罪构成原理,仅有客观方面的损害是不足以认定行为人有罪的,必须根据犯罪构成要件来进行认定。只有当紧急避险过当行为符合某一犯罪构成要件时,才能认定其构成犯罪。

紧急避险过当的犯罪认定

在认定紧急避险过当造成的损害时,需要考虑到行为人的避险行为所避免的损害,即行为人避险行为所保全的利益。只有将损害减去所保全的利益后,才能得出实际损害的结果。一般情况下,由于紧急避险过当的损害较小且情节较轻微,因此很少构成犯罪。

避险过当行为的罪名确定

避险过当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其罪名的确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避险行为之所以具有可罚性,是因为超出必要限度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规定。任何过当行为都可能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必须加以严格限制。在确定罪名时,应考虑到情势的危急程度、法益的权衡结果以及行为人的认知情况。

对于紧急避险过当行为,根据行为人对所引发损害扩大的心理状态是过失还是故意,可以确定其过失犯罪罪名或故意犯罪罪名。在量刑时,只能针对超出必要限度的部分进行考虑,可以根据情节的轻重减轻或从轻判处。

对于违背原则采取的措施,即为保护财产而导致无辜第三人死亡或伤残的情况,不能被认定为紧急避险行为,而应被认定为故意犯罪。然而,在量刑时,可以根据所保护的法益来减轻或从轻判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侵权责任法中免责事由的具体内容

    侵权责任法中的免责事由的具体内容,包括被侵权人过错、受害人故意、损害由第三人造成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免责事由的分类,包括一般免责事由和特别免责事由,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对损害发生的作用和责任大小不同。具体能否适用免责事由需要根据具体案件和法

  •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行为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职务侵权行为,以及其他多种类型的侵权行为如产品缺陷致人损害、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污染环境致人损害、地面施工致人损害、地上工作物致人损害和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等。对于各类侵权行为,文章均阐述了其定义和责任

  • 棚户区改造的法律规定

    棚户区改造的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包括《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对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房屋征收与补偿的详细规定,以及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和举报机制。改造旨在改善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过程中应依法进行,保障被征收人的权益。

  • 虚假出资的法律定义和行为特征

    虚假出资的法律定义和行为特征。虚假出资是公司与股东间的一种违法行为,涉及未实际交付货币、实物或未转移财产所有权,骗取公司登记。单位虚假出资指单位股东未支付对价取得股权。虚假出资行为属于不作为犯罪,若造成公司或债权人损失则犯罪成立。虚假出资的认定包括未

  • 旅行社责任与游客财物丢失的赔偿
  • 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
  • 公司以搬迁理由解除二十几年的老员工违法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