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交通事故赔偿协议:全面解析与法律指导
时间:2024-07-29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双方交通事故的赔偿协议
双方交通事故的赔偿协议是根据各自在事故中承担的责任比例来确定具体赔偿数额的。
交通事故的赔偿标准
一、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包括以下项目:
- 医疗费
- 误工费
- 护理费或护理误工费
- 社保补缴费
- 重新入职损失费
- 重新找工作短期生活费
- 暂时失业费
- 住院生活或采购费
- 返乡跨省交通费
- 县内交通费
- 跨县交通费
- 护理住宿费
- 住院伙食补助费
- 住院跑腿费
- 起诉取证跑腿费
- 差旅费
- 因伤服药输液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或缝合伤疼费
- 各类复印费
- 衣物报废或财产损失费
- 必要的营养费
- 残疾赔偿金
- 残疾辅助器具费
- 被扶养人生活费
- 康复费
- 后续治疗费
- 丧葬费
- 死亡补偿费
- 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 精神损害抚慰金
精神损害是一种无法用物质尺度衡量的无形伤害。在司法实践中,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确定应考虑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包括地区经济环境、当事人的身份、当事人的家庭背景、当事人在案件中的责任大小和社会影响力等因素。法官应根据自由裁量权在一个类似客观合理适当的范围内进行确定。
二、财产损失赔偿标准
财产损失赔偿标准是根据交通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来确定赔偿数额。
直接损失的赔偿标准:
原则上应恢复原状或折价赔偿。对于局部可修复的车辆、设施和物品,应赔偿维修费;因局部损失导致贬值的,还应赔偿贬值部分的损失;对于无法修复的,应赔偿其实际价值。
间接损失的赔偿标准:
受害人因交通事故遭受的间接损失,侵害人应赔偿损失。例如,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如果受害人以被损车辆正用于货物运输或旅客运输经营活动,要求赔偿被损车辆修复期间的停运损失,交通事故责任者应予赔偿。
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情形
一、全部责任与无责任
在交通事故中,一方当事人负全责的情况下,另一方当事人则无责任。负全部责任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根据《道路交通处理程序规定》第46条第1款之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负全部责任,他方无责任。
- 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应负全部责任,其他方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实施条例》第92条、《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20条之规定:当事人逃逸或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负全部责任。
-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负全部责任。
-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事故以外的,各方均无责任。
二、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
一般而言,因两方当事人(或两方以上)有违章行为共同导致交通事故的,一方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较大,承担主要责任;但在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较小,是引发交通事故的次要原因,承担次要责任。
-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9条第2款、第3款之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若事故各方均存在违章行为,即根据各自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的大小来确定主要责任或次要责任。
-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21条第2款之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机动车一方应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后未立即停车,为保护现场,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实的,机动车一方承担主要责任。
三、同等责任
一般而言,因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均存在违章行为,且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相当,负同等责任。
-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9条第2款、第3款之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若事故各方均存在违章行为,即根据各自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基本相当。
-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21条第2款之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负同等责任。
- 发生交通事故后未立即停车,为保护现场,致使事故事实无法查实的,负同等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事故脸部受伤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中脸部受伤的赔偿标准,包括没有构成残疾和构成残疾两种情况下的赔偿内容。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赔偿的诉讼程序,包括一审和二审的具体步骤。赔偿内容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多个方面。如果双方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不执行,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
-
保险合同关系与侵权损害赔偿关系的性质
保险合同关系与侵权损害赔偿关系的性质。文中明确区分了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的保险合同关系,以及机动车方与受害人之间的侵权损害赔偿关系。同时,详细阐述了受害人的请求权和保险公司的赔偿义务,以及在不同诉讼情况下法院对追加保险公司为被告的处理方式。此外,文章
-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郑州市一起重大交通事故的认定与处理过程。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事故责任方被认定全责。事故涉及车辆实际车主与登记车主不一致,事故发生后,被告仅支付部分丧葬费用,未进行其他赔偿。被害人家属委托律师提起诉讼,律师通过多次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被告赔偿受害
-
交通事故赔偿协议
甲、乙、丙三方因交通事故赔偿问题达成的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赔偿金额、权利放弃、解决方式、支付赔偿款、保证担保、谅解与配合、赔偿限制、协议有效性、违约责任和终结纠葛等方面。三方经协商自愿达成一次性赔偿协议,并约定了具体的赔偿金额和支付方式,同时约定了违约
-
追尾事故对方不签事故责任认定书应如何处理
-
交通事故协议书
-
一、承包出租车夜间营运发生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