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管理 > 放火罪被害人损失赔偿的具体范围如何规定?

放火罪被害人损失赔偿的具体范围如何规定?

时间:2024-04-15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8309

放火罪的构成要件及被害人损失赔偿范围

一、放火罪的构成要件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具体而言,放火是指行为人使用各种导火材料,点燃目的物,或者利用既存的火种即可以引起火灾的危险因素,引起公私财物的燃烧,制造火灾的行为。放火可以采用作为的方式实行,如用引燃物将目的物点燃,也可以采用不作为的方式实行。但是,不作为方式构成的放火罪必须以负有防止火灾发生特定义务的人员为前提,即行为人对形成火灾原因的火情具有防止火灾发生的特定义务,并且根据其主、客观条件有能力履行这一义务。如果行为人没有履行这一义务,导致火灾的发生,就构成不作为的放火罪。

二、放火罪被害人损失赔偿范围

放火罪被害人损失赔偿范围主要包括物质损失和间接损失。

首先,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原则上都应在赔偿之列。具体来说,物质损失包括被害人本人的医药费、营养费、误工费、亲属的奔丧费和所抚养人必要的生活费等多种费用。

其次,赔偿的范围仅限于“物质损失”,不包括非物质损失。根据刑诉法及刑法规定,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经济”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然而,法律并未规定可以给予一定的损害赔偿来弥补“精神损失”。

最后,赔偿范围仅限于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物质损失,即直接损失。一般将因犯罪行为必然造成的损失认定为直接损失,而将犯罪行为可能给被害人带来的损失认定为间接损失。举例来说,如果被告人将一幼儿眼睛打伤致其失明,幼儿经手术换了眼球,被害人随着年龄增长,必须要定期更换假眼球,所需费用是必然的,属于直接损失,应在赔偿范围内。然而,如果被害人被打伤,影响了赴外地签订一份经济合同,造成了巨大损失,由于此项合同的得失并非一定必然应得,只是可能的损失,属于间接损失,法律不允许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以上是放火罪被害人损失赔偿范围的相关内容。如有疑问或需要法律帮助,请随时咨询手心律师网的相关顾问。我们致力于打造优秀的法律咨询平台,欢迎您来手心律师网咨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买病假条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买病假条是否构成违法行为的问题。医院病假条属于事业单位的证明文件,买卖病假条是违法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买卖公文、证件等文件将被处以拘留和罚款。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住院和门急诊病假条的办理步骤以及病假条的合法性认证过程。

  • 国家赔偿法第三章第三节:刑事赔偿程序

    国家赔偿法第三章第三节关于刑事赔偿程序的内容。其中规定了被害人或其合法代表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要求为第一步,若不满赔偿决定可向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诉,并最后通过追偿程序保障权益。但当前规定在第二十三条存在缺陷,未明确人民法院赔

  • 轻伤刑事案件的调解权与立案程序

    轻伤刑事案件的调解权与立案程序。警察在立案前有权进行调解以促使双方和解,如调解不成功则会启动立案侦查程序。在检察院阶段,民事赔偿可调解,但刑事部分原则上不能自行调解。被告人可通过赔偿和取得被害人谅解争取免于起诉。派出所立案阶段的调解不会追究刑事责任。

  • 故意伤害罪致死是否可判死刑?

    我国关于故意伤害罪的法律认定及判决差异。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刑罚可适用死刑。法院在量刑时会考虑犯罪嫌疑人是否积极赔偿被害人。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对故意伤害致死案件的判决存在差异。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前提是伤害行为的非法性,伤害程度分为轻伤、

  • 火灾责任认定的实施部门
  •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 被害人撤诉是否意味着放弃追究法律责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