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是拖欠工程款所导致的社会稳定问题之一。农民工工资问题在立法层面缺乏明确规定,因此司法解释第29条规定了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特殊保护措施。根据该规定,如果实际施工人与发包人已履行合同并形成权利义务关系,实际施工人可以向发包人主张权利,并可以要求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这一规定可以在《民事诉讼法》第97条中找到法律依据。
承发包双方在一个工程中签订多份合同,且计价方式不同,给工程款结算带来困扰。司法解释第23条规定,当事人就同一建设工程订立与中标合同实质内容不一致的其他合同时,应以中标并经备案的合同作为结算工程款的依据。这一规定可以解决黑白合同的工程款结算问题。
拖欠工程款案件中,被拖欠的工程款应如何计算利息是一个具体问题。司法解释第21条规定,如果合同没有约定拖欠工程款的利息,则发包人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向承包人支付利息。利息的起算时间根据不同情况计算,可以根据合同约定的工程款结算时间或工程交付时间来确定。
拖欠工程款案件中,承包人因拖欠工程款提起诉讼,发包人往往以工期逾期为由提出反诉。司法解释第17条规定,如果发包人违反合同规定未在合理期限内履行义务,承包人可以要求发包人赔偿停工、窝工等损失,并相应顺延工期。承包人应在发出书面催告后办理顺延工期签证,以确保自己的权益。
垫资承包工程的合法性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司法解释第6条规定,如果合同对垫资和支付垫资款利息有约定,发包人应按约定支付垫资款本息;如果合同没有约定垫资,发包人未支付的款项按照工程款处理。这一规定确认了垫资的合法性。
工程结算确认时,发包人可能以审计报告为由提出异议。司法解释第25条规定,如果合同对工程结算有约定,一方当事人主张按照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调整工程款,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意味着工程结算协议优先于审计报告。
工程款鉴定涉及专业技术问题,法官们往往缺乏相关知识。司法解释第19条规定,当事人可以按照合同约定的计价标准或计价方法结算工程款。如果合同约定不明确,可以参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计价方法和计价标准进行结算。此外,人民法院应严格控制和审核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鉴定的结论,确保其符合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
建筑工程款的诉讼时效及结算方式。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超过二十年则不予保护。中国采用的工程结算方式包括按月结算、竣工后一次结算、分段结算、目标结算以及双方约定的其他结算方式。涉及备料款的预付、扣还及违约责任等也做了详细规定。
关于工程承包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项目信息、双方职责、物资供应、工程款结算方式以及施工与设计变更等方面。合同中明确了甲方和乙方的职责,物资供应方式和工程款结算方式等细节,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并达到质量要求。
工程未完工时工程施工费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合同被认定为无效的情况及相应的处理方式。根据法律规定,承包人只有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才有资格主张工程款。针对拖欠工程款的问题,承包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中断诉讼时效以保障自身权益。
建设工程挂靠施工中的法律责任问题。在挂靠施工中,如果被挂靠方未能履行义务导致损失,发包方有权起诉被挂靠人和挂靠人,被挂靠人应承担连带责任。对于与下游第三方的纠纷,挂靠人承担民事责任,但被挂靠人的履行能力较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处理。挂靠者以被挂靠企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