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劳动者在节日期间加班却没有获得加班费时,可以采取以下两种途径进行维权:
1. 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由其进行调查和处理。
2. 在加班工资支付发生争议时,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裁决用人单位支付加班加点费用及法律规定的经济补偿金。
在依法维权时,劳动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收集加班证据,例如考勤卡、单位就餐记录等。
2. 若选择劳动仲裁,必须注意仲裁时效不得超过一年。
3. 对于个别单位将“红包”视为加班工资的情况,应当明确红包是对员工一年工作表现的肯定和褒奖,不能代替节日期间的加班工资。如果单位拒绝支付加班工资,劳动者可以准备好加班记录、劳动合同、书面材料等,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
对于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企业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采取适当方式来保障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7条规定,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不受日延长工作时间标准和月延长工作时间标准的限制,但用人单位应采用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的工作和休息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根据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3条规定,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劳动者不适用其他工作时间制度的加班费计算方法。
全国性的法律规定并未对不定时工作制的加班情况进行具体规定,一般认为不定时工作制不计算加班时间和加班费。但在部分地区如上海、深圳的工资支付条例中规定,不定时工时制的人员在法定假日加班时,应支付300%的日工资作为加班费。
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加班问题,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绩效工资赔偿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赔偿金额按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和劳动合同解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包括绩效工资。若劳动者工资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三倍,支付标准按三倍计算,但年限不超过十二年。概述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经济补偿的计算方式。
疫情期间员工辞退补偿的问题。疫情期间违法辞退员工的补偿标准按照员工在单位的工作年限来计算,同时根据不同情况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金。国家采取稳就业、稳工资措施,鼓励企业与职工协商稳定岗位,并指导和督促企业规范裁员,保障劳动者权益。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享受稳岗
伤残理赔的计算标准,根据法院所在地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计算残疾赔偿金。赔偿计算考虑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和伤残等级,并按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计算期限。六十周岁以上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的适用情形。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经济补偿金,而违法解除则须支付赔偿金。同时,存在特定情形下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并用。赔偿金的计算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是经济补偿金的两倍,且不需按分段计算方式计算。对于能否同时适用经济补